万书库 > 都市小说 >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 第157章
    四格格立大功,自然该赏。


    皇帝最后决定,把抢回来的一部分矿产作为四格格的嫁妆。


    四格格觉得拿着这些矿产没什么用的话,以后换成钱或者其他宝物也行,就看她长大后想怎么换了。


    对立功的事,皇帝对她夸了又夸,四格格听后很高兴,还羞赧道:“这也有太子二哥的功劳,当时女儿只是提了个建议,后来琢磨细节,让此事办得更好,都是太子二哥想的。”


    不能只有她得了赏赐,太子也该有才是。


    皇帝听后笑了笑,很高兴两兄妹的关系不错:“你放心,少不了太子的赏赐。”


    他问过小太子想要什么样的赏赐,回答却让人很意外。


    郭珍珠也是才知道,小太子要的赏赐,是皇帝小时候做的功课。


    这些都被保存下来了,还整理好,被皇帝收藏起来。


    没想到太子会要这个当赏赐,皇帝自然没拒绝,让李德全去拿过来了。


    只是实在太多了,皇帝先送来一部分,是自己跟小太子差不多年纪做的功课。


    小太子很高兴,还保证会好好收藏,又想誊抄一遍后再送回来。


    皇帝自然没有不应的,郭珍珠却觉得小太子实在太努力了,自己那些功课已经够多了,还想看皇帝跟他年纪一样时候做的功课来做参考。


    估计小太子看过后会先自己做一遍,然后跟皇帝做的功课再对比一番。


    这么一来,就能找到不足之处来改进了。


    皇帝对小太子的上进也很欢喜,不过亦觉得只送自己以前写的功课实在太少了,另外还给小太子送了不少书册,其中有一些是孤本,一些则是翻译的西洋书籍。


    郭珍珠:皇帝你这送的不是学习资料和更多的学习资料吗?就离谱!


    小太子收到皇帝另外送的书册却很欢喜,每天埋头苦读。


    郭珍珠感觉学霸的世界实在太难理解了,不过小太子高兴就好。


    皇帝在畅春园住得舒服,毕竟这里宽敞多了,还有花园和内湖,能赏花和泛舟,比住在皇宫要自在惬意得多,于是住下就不想走了。


    索性过年也是在畅春园过的,皇帝依旧准备了烟花。


    正好内湖把花园隔开两半,男女宾客能分开坐,放烟花的船只就在湖中。


    于是两边的客人都能欣赏到绚丽的烟花,一个个都是赞叹又满意。


    更有人宴席后写了诗句来传唱,赞美璀璨的烟花。


    郭珍珠不是很懂这些文人,见着什么都能写诗。


    不过皇帝看了还挺喜欢的,自己也写了几首关于烟花的诗句,把其他人的诗句集中在一起,让内务府印刷成诗集。


    这当然不能卖,只能送,诗句被收录的人自然能得上好几本。


    他们能供在家里,也能送给亲近的朋友和喜欢的晚辈,简直是能吹嘘好久的礼物了。


    六阿哥的农学书还没写完,宫里的印刷局没什么活计,倒是叫皇帝先用上了。


    不过六阿哥的农学书已经在写第二本了,皇帝看完第一本,感觉很不错,已经拍板让人先印刷起来。


    郭珍珠也看了六阿哥写的原稿,他的农学书跟之前出书的沈家和李家完全不同。


    并不是囫囵把农学大致说一遍,从犁地、选种、播种、育苗等开始说,而是把作物分成了大类。


    大类底下还有小类,大类的种植方法大差不差,但是一些特殊的品种就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写得是明明白白。


    甚至还分开了地域,比如水稻在南方种和在北方种,彼此有


    什么一样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样一来,拿到书的人看了,在南边或者在北边种的人,都不会因为用了同一种办法而不一样。


    播种的时间,以及浇水的量等等都有所改变。


    比如菱角,在南方容易种,但是到北方就需要注重保暖和湿度的问题。


    六阿哥写得很仔细,可以说这是一本种植的入门书。


    如今很多种地的人都是从长辈传下来的办法,粗糙得很,有些却因为口口相传丢失了不少细节。


    没有那么系统化的种植,被六阿哥梳理过后就要容易得多了。


    只有一样,种地的农人未必都识字,或者就识一点。


    所以这农学书一出,种地的人可能不会看,不会种地的人看了也没用。


    郭珍珠还担心六阿哥出书后,发现这书的作用其实没有那么大,孩子会失望。


    于是她私下问皇帝,表达了这个担心。


    皇帝听后笑笑道:“爱妃放心,这农学书出来后,在各地都有司农,会负责此事。”


    郭珍珠起初有点疑惑,皇帝这还给六阿哥的农学书分派kpi了?


    让各地的司农采买这本书,那书的销售量完全不用发愁,六阿哥知道后一定很高兴。


    但是郭珍珠很快回过味来,各地司农是识字的,他们拿到书后借鉴经验来教导当地老农种地,这种地的kpi就可能有所提高了。


    指导了没提高,那肯定不是六阿哥这本农学书的问题,毕竟都写得那么详细了,做不到肯定也不是老农的问题。


    老农不识字,那就是指导的那些司农的问题了。


    思及此,郭珍珠感觉这压力全在各地司农身上,他们还不得卯着劲钻研这农学书,努力给当地提高一下产量?


    要真能提高了,皇帝一见高兴了,指不定这司农还有机会被提拔。


    要是搞砸了,没提高甚至还降低了,那司农的处境就尴尬了。


    郭珍珠点头道:“原来如此,倒是臣妾想岔了。有各地的司农大人在,想必这书也能有所帮助。”


    只是这书暂时就写了一册,写的是比较常见的作物,大部分地方都能种会种的。


    哪怕当地没能让所有作物提高产量,起码有一种能稍微多一点,都能给皇帝交差了。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还得看当年的天气。要是天气不好,能保住原来的收成就算是提高了。


    六阿哥很清楚一些不常见的植物,有些人可能都没见过,更别提是会种了,而且也没必要种。


    所以第一册 农学书,他选的都是特别常见,又大部分人见过甚至种过的类型,这就很好上手,也愿意尝试了。


    不然介绍怎么种蓝盆花,只能看又不能吃还非常稀少的花,谁会认真看究竟怎么种才能好呢!


    郭珍珠并没有参与六阿哥写农学书的事,毕竟她对种植实在是不擅长,还不如六阿哥自己研究着写算了。


    没想到六阿哥不但钻研了,还琢磨得尤其周到,一点都不需要她操心。


    郭珍珠有时候觉得四格格和六阿哥真的太懂事了,几乎没什么需要她来收拾烂摊子,偶尔她还感觉有点寂寞。


    等九阿哥出生后,爱哭的性子就让她预感到,这可能是个不一样的孩子,还真叫郭珍珠猜着了。


    好歹九阿哥挨着郭珍珠就能安静,所以时常他清醒的时候,奶娘都会立刻把小阿哥抱过来。


    郭珍珠也习惯了,九阿哥挨着自己乖巧躺好,不哭不闹,很快又继续睡过去。


    后来九阿哥渐渐长大,清醒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坐,还学会了翻身,就变得没那么安静了。


    她只要一个不留神,九阿哥就可能把自己翻出软塌。


    郭珍珠只好让内务府做了一张宽敞点的小床,让九阿哥能够随意翻身。


    只是他翻身越来越厉害,小床都满足不了九阿哥的时候,郭珍珠就像几年前一样,转移到厚厚的地毯上。


    铺满的地毯几乎见不到边缘在哪里,足够九阿哥滚几十个来回了。


    四格格一看见这厚地毯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额娘,我还记得几年前的时候,带着五弟和六弟一起在地毯上玩儿。好久不见这地毯,这会儿又拿出来给九弟用了。”


    郭珍珠听后也跟着笑了:“没办法,九阿哥实在太能闹了,一个不注意,他翻身就能把自己摔着,只好把地毯拿出来。”


    “过阵子天儿要热了,这地毯不能用,在上边铺凉席,应该能凉快一点。”


    周围角落再放上那种放冰的冰箱,估计能稍微好一点。


    四格格低头看着九阿哥翻身过来挨着郭珍珠,就说道:“额娘,九弟等天热的时候就没那么爱动了吧?”


    郭珍珠也低头看着这个最小的儿子,心里实在不确定,爱动的九阿哥天热的时候会不会消停一点。


    等入夏之后,她正听六阿哥说着农学书上市的事。


    原本早早就印刷出来了,不过铺货用了很长时间。


    毕竟如今运输没那么发达,要把书册运去远一点的地方就需要马车或者船只,得不少的时间。


    运过去再铺货,然后等待一两个月后的反馈,六阿哥也刚拿到手,高高兴兴过来告知。


    “额娘,这农学书卖得还可以,家里稍微识字的都买了。偏远一点的地方卖得不怎么好,不过铺货也少。”


    郭珍珠笑着道:“恭喜你了,这书看来写得很不错,所以买的人也多,你后边还打算写几册书?”


    六阿哥被夸后有点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道:“额娘,我计划再写一本基础的,后边再写,会写少见一点的,那就不是农学书了。”


    他掰着手指头说道:“除了基础的农学,种植作物,我打算再写一本种花的。不少花农也需要,他们毕竟是养花卖钱来养家,很多也是摸索着种。”


    要是花没种好,开得不够漂亮,就卖不上价钱,那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不过比起种地,种花的花农家里要宽裕一点,识字的也会多一些。


    毕竟种花需要花种,家里没点底蕴,光是花种估计就要买不起了。


    六阿哥很清楚,基础农学书,铺货又多又远,全部卖出去需要很长的时间,完全是投入多,回报少。


    要等完全回本,估计三五年都算快的了。


    他自然不想无限投入,哪怕这份投入是皇帝做的,也不大乐意。


    所以六阿哥打算同时写一本种花的农学书,让这些手里有点钱的人来采买,就能回来不少银钱,不至于光投入了。


    郭珍珠没料到六阿哥连这一点都想到了,笑着道:“你怎么还担心起投入来了?难不成还怕你皇阿玛投入太多,回报太慢,手头要紧了?”


    如今这谁缺钱,都不可能皇帝缺钱了,六阿哥这个担心其实没太大的必要。


    不过郭珍珠也能理解,六阿哥写书,想造福很多人,却也不乐意只让皇帝投入和付出,想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一点。


    六阿哥笑笑道:“额娘,我也想让看书的人明白,我不止是兴趣和玩乐,也是认真的。”


    郭珍珠听后一怔,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儿子大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


    六阿哥擅长种地,也喜欢种地,每次种东西的时候都兴致勃勃。


    哪怕这么多年下来,他一直没有厌倦的样子,对待种地这件事也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认真钻研和对待。


    六阿哥写农学书也是这样,希望自己多年的经验能够分享给其他人,叫别人也能种得更好。


    但是他年纪太小,这时候出书,估计外界总会有点不太好的声音。


    会觉得六阿哥想要名声,才会年纪小小就开始分享经验。


    他这才种地几年啊,能有多少经验?


    哪怕六阿哥真的天赋异禀,但是只种地几年就开始分享经验,总归还是太早了一点。


    所以大多人只当皇帝给六阿哥出书,是喜欢这个儿子。六阿哥写书,就给他印刷出版了,还让各地司农买来看看。


    哪怕一本书的价钱不高,那么多地方的司农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更别提司农拿着这本农学书,可能还会指导当地老农种地。


    要是不怎么样的经验,司农看在皇帝的份上,也只能捏着鼻子,按照书里写的去指导。


    如果当地的作物果真产量提高了,那就是见鬼的奇迹,要没有提高,那司农就得倒霉了。


    可是司农作为臣子,压根不能拒绝皇帝。


    估计大多人只同情各地司农,又暗地里认为皇帝太宠爱六阿哥,纵着小阿哥胡来。


    宫人都被皇帝和郭珍珠再三整治过的,如今不会有人跟六阿哥提及宫外这些闲言闲语。


    可是六阿哥那么聪慧,他自然而然也能猜出一部分来。


    比起需要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比较才能察觉出产量的不同,种花就要直观得多了。


    花伺弄得好不好,当年开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郭珍珠心里明白六阿哥忽然提起要写种花的书,就是为了尽早证明他的能耐。


    她自然是支持六阿哥,笑着说道:“按照你想的去写就好,我虽然想说其他事你不需要操心,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我更想其他人尽早见识到你的能力,一定能吓他们一大跳。”


    六阿哥抿唇笑了起来,他就知道自己不需要说太多,自家额娘就能明白,而且会毫不犹豫无条件支持他。


    “多谢额娘,我会努力的。”


    郭珍珠又摸了摸六阿哥的脑袋道:“不用太勉强自己,毕竟你的能耐是有目共睹的,也不需要其他人的认可。”


    六阿哥在种地的天赋上简直无人能及,连皇帝都未必能比得过他。


    孩子如此优秀,郭珍珠一直感觉特别骄傲,根本不需要外人来认同。


    嘴长在别人脸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堵也不可能都堵住,反而不能叫六阿哥因为想让别人承认自己,接着钻牛角尖就不好了。


    六阿哥乖乖被摸头,然后才笑着道:“额娘放心,我知道不管做什么,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我只要做自己想做的,这就够了。”


    郭珍珠笑眯眯道:“不愧是我的孩子,想得很通透,非常棒!”


    这话让六阿哥又脸红红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他扭头看向周围,生硬转开话题问道:“额娘,怎么不见九弟?”


    郭珍珠笑着道:“四格格担心九弟老打扰我,就带着他去书房了。”


    六阿哥更疑惑道:“我过来的时候,先去的书房,没见着四姐姐啊?”


    闻言,郭珍珠一愣,旁边的林嬷嬷连忙说道:“主子,皇上那边派人来叫走四格格,说是去御书房帮忙。”


    郭珍珠缓缓转过头来问道:“所以四格格把九阿哥一起带过去御书房了?”


    等下,九阿哥不会在御书房捣乱吧?


    林嬷嬷又说道:“主子放心,琉璃、立春和立夏一起跟着过去,帮着照顾九阿哥。”


    郭珍珠想想还是有点担心,毕竟九阿哥实在太活泼了,如今还只会翻身,过阵子会爬了,她就得更苦恼怎么看住这个活泼的孩子。


    她琢磨着还是亲自过去看看,别是九阿哥闹得御书房更忙了。


    郭珍珠带着林嬷嬷去前头皇帝的院子,皇帝的人没拦着,只一个人快步进去通传一声。


    这也是皇帝的命令,郭珍珠过来不需要拦着等,只让人提前一步说一声就够了。


    郭珍珠刚进去,见御书房并没有一团糟的样子,这才松口气,给皇帝行礼。


    皇帝倒是笑道:“爱妃怎么突然过来了?”


    听罢,郭珍珠连忙解释道:“臣妾正找九阿哥,听说四格格带他过来了,担心这孩子会捣乱,就赶紧过来看看。”


    皇帝听后笑笑,指着旁边道:“爱妃放心吧,九阿哥乖巧得很。”


    郭珍珠一看,九阿哥可不就乖巧了,躺在小太子腿边。


    忽然九阿哥翻了个身,手脚并用往前爬了两步,直接爬进小太子的怀里。


    正看着手里折子的小太子,担心九阿哥会弄坏折子,胳膊抬了一下。


    这下九阿哥就更顺利进他怀里,顺势还坐了下来,那动作不是一般的丝滑,把郭珍珠给看懵了。


    好家伙,九阿哥居然拿小太子当人形椅子,也太嚣张了吧!


    皇帝正好看见,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四格格带着九阿哥过来,地上铺了厚厚的毯子,索性放在地上,转眼就不见了,翻身翻到太子那边去。起初还枕着太子的腿,如今他更是得寸进尺了。”


    郭珍珠沉默了一下,不确定道:“皇上,臣妾刚才瞧着,九阿哥好像会爬了?”


    原本七个月会翻身,八个月会爬,九阿哥正好七个多月快八个月了,会爬也算是正常的。


    就是在她院子里的时候,九阿哥只会翻身,怎么过来后就会爬了?


    这第一爬还贡献给小太子了,看九阿哥在人家怀里坐得舒舒服服的样子,郭珍珠真是尴尬得不知道要怎么把这皮孩子拎回来。


    四格格在旁边惊讶道:“九弟居然会爬了,之前只会翻身来着。为了坐进太子二哥怀里,九弟还都无师自通会爬了。”


    郭珍珠:九阿哥其实也不用这么努力的!


    她赶紧说道:“臣妾还是带九阿哥回去,别是打扰了太子殿下看折子。”


    小太子还是第一次有弟弟这么亲近自己,直接坐进来,后背贴着他,软软一团,还热乎乎的,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听见郭珍珠的话,他连忙说道:“不妨事的,九弟不闹人,挺乖的。”


    皇帝看出小太子手足无措,却有点喜欢九阿哥贴着自己的样子,不由笑道:“九阿哥看来挺喜欢太子的,这小粘糕看来换人粘了,粘得严严实实的。”


    小太子继续看折子,九阿哥确实也没伸手去拽折子,安安分分在他怀里,就像是抱着一个柔软的暖炉一样。


    四格格也道:“额娘不用担心,我也会看着点九弟,不让他捣乱的。不过九弟的性子,只要黏着人就会安静下来。”


    当然这个人也是分的,之前九阿哥是黏着郭珍珠,这会儿是黏着小太子了。


    郭珍珠感觉还挺诧异的,毕竟九阿哥之前几乎没见过小太子,怎么就粘上了?


    小太子看了多久的折子,九阿哥就坐在他怀里,一会吃手手,一会还想吃自己的脚脚,被察觉的小太子默默伸手压下了九阿哥的小脚丫。


    九阿哥被压着小脚丫也不闹,以为小太子跟自己玩儿呢,小脸还带着大大的笑容。


    小太子忍不住摸了摸怀里弟弟的小脑袋,感觉九阿哥的性子还挺好,一点都不爱哭闹。


    九阿哥自己玩了一会儿,很快就在小太子怀里呼呼大睡。


    小太子浑身僵住不敢动,免得吵醒九阿哥。


    郭珍珠都要看不下去了,九阿哥之前把小太子当椅子,如今直接当床榻了,于是吩咐林嬷嬷把九阿哥抱走回去睡了。


    她还以为九阿哥就是一时兴起,在书房里只有小太子没怎么见过,于是好奇过去贴着,下回再见就不会这样了。


    可是下回四格格带九阿哥去御书房的时候,九阿哥依旧无比精准爬过去在小太子怀里熟练坐下。


    郭珍珠:九阿哥你是把小太子当椅子当上瘾了吧!


    四格格:小粘糕换人粘了,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