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都市小说 > 娘娘福星高照[清穿] > 第156章
    郭络罗夫人见九阿哥立刻就接受了围兜,也很欢喜,还给郭珍珠她们说了一个好消息:“我刚回家,就听道保说儿媳又有喜了,如今有三个多月的。”


    郭珍珠听着也高兴道:“恭喜大哥了,等下额娘帮我带礼物回去给大嫂。”


    宜贵妃也附和道:“等下,我也让人带礼物给大嫂,不过都在宫里库房,得叫人回宫拿才行。”


    郭络罗夫人摆手道:“娘娘不用这么麻烦,我只想告诉娘娘这个好消息,礼物的话等孩子出生的时候再给也不迟。”


    “而且别担心,我也给儿媳妇准备


    了礼物,请那位绣娘给孩子做的小衣服。”


    宫里的小阿哥规矩要多,她自家的孩子就没那么多约束,请绣娘给孩子做衣服正好,还能一直慢慢做,也是个不错的进项。


    郭珍珠想想也是,到时候在宫里,送礼物也要方便一点。


    如今住在畅春园,库房都不在这边,送礼物的话就得回宫去取了。


    “也好,回头咱们回宫后再选礼物好了。额娘一路坐船回来,阿玛还好吧?”


    郭络罗夫人笑着说道:“老爷都好,回来的时候不怎么晕船了,就是还想写折子,险些又晕了,被御医婉转劝了半天。”


    三官保的原话是,御医太啰嗦了,唠叨了他半天,听得他都有点晕了。


    郭珍珠忍不住好笑道:“阿玛怎的在船上就想写折子,是有事要禀报皇上吗?”


    郭络罗夫人点头道:“是,老爷觉得那做木船模型的老船工手艺出色。他完全没有画图纸,光靠记性和手感做出的模型。”


    五阿哥在旁边接话道:“这木船确实结构复杂,没有图纸就徒手做出来,这船工确实很厉害。换做是真正的大船,他应该也能带人做出来。”


    他抱着木船模型,爱不释手,摸着又说道:“姨母,我瞧着这大船跟平日看的有点不同,好像船底要厚一点。”


    郭珍珠看了看就点头道:“五阿哥之前见过的大船,船底薄一点,是因为在近海航行。水位不高,船底太高就容易触礁,也走不动。”


    毕竟近海的水面并不深,太厚的船底容易卡住不好走。


    四格格听着就疑惑道:“额娘,为何咱们的大船都造船底薄的,只在近海航行,不出去远一点的地方吗?”


    闻言,郭珍珠给女儿解释道:“之前远海的海盗多,咱们收复台岛的时候把周边的海盗一扫而空,但是以前海盗多,船只就多是在近海航行了。”


    “因为海盗肆虐的时间长,船工多年来只造船底薄的大船,如今会做船底厚能远航大船的船工只怕没几个。”


    郭珍珠心想,难怪三官保一看这木船模型,估计立刻就想把老船工挖到官家的船厂去。


    可是他要挖人,还得皇帝允许才行,毕竟官家的船厂可是造官船和水师船只的地方,不是随便谁都能进去的。


    三官保挖人心切,这才在船上就迫不及待想写折子跟皇帝禀报了。


    四格格也想到了,笑笑道:“郭罗玛法出去一趟,这是要给皇阿玛挖掘人才了吗?要真能把远航的大船做出来,也是大功一件了。”


    郭珍珠笑着点头,郭络罗夫人这才听明白了,却也担心道:“那船工年纪不小了,哪怕答应了这差事,只怕也做不久。他说儿子的天赋一般,孙子还要好一点,但是孙子的年纪就太小了。”


    儿子没能继承衣钵,孙子有天赋却年纪太小,等老船工不在的时候,这技术只怕要被他带下去,实在可惜了。


    郭珍珠眨眨眼道:“想必阿玛打算说服老船工,收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徒弟吧?”


    不然孙子年纪实在太小了,哪怕教也得学个十来年,老船工不一定能教那么久。


    还是教十五六岁的小子,选几个聪慧的,学起来快,年纪不算大也不算小,回头学成了,就能直接给皇帝办差了。


    郭络罗夫人点头道:“娘娘说得对,老爷正有这个意思,就不


    知道老船工会不会答应了。不过还得折子递上,叫皇上允许了才能行事。”


    郭珍珠附和道:“确实如此,这事也着急不来,慢慢来就好。”


    她想着老船工都退休了,打算过躺平逗孙子的日子,谁知道会遇到巡查的三官保,还硬要他回去上班,谁乐意呢!


    郭络罗夫人难得来畅春园一趟,郭珍珠和宜贵妃还领着自家额娘去周围的花园溜达了一圈。


    她对花园赞叹不已,如今已经是深秋了,花园里除了各色的菊花之外,还有桂花、芙蓉花和秋海棠。


    郭络罗夫人也曾去御花园,却不如畅春园这的花园那么漂亮了:“这里的花开得真好,不输江南那座花园里的花。”


    “画师已经把秋天的花画得差不多,这几天估计就会送过来了。”


    郭珍珠笑着点头道:“那敢情好,我和妹妹也能在京城赏花园里的花了。”


    郭络罗夫人没呆太久,把礼物留下,见过两个女儿,这就回去了。


    郭珍珠还让她带了不少温和滋补的药材回去,也能炖汤来温养一番。


    她刚送走郭络罗夫人,就见李德全领着内务府的人过来,不由诧异道:“李伴伴,可是皇上有事吩咐?”


    李德全行礼后连忙解释道:“奴才见过娘娘,皇上有意在娘娘和九阿哥之间的院子搭上一条长廊。回头冬天的时候,九阿哥过来就不会冻着了,娘娘过去看望九阿哥也方便。”


    他还带了图纸过来,长廊就建在两个院子之间,又正巧是在地龙上面,那么过来的时候既能挡风,还十分暖和。


    九阿哥年纪小,又喜欢黏着郭珍珠,但是还喜欢哭。


    跟郭珍珠住在一个院子是不行的,会吵着她休息,可是她肯定不愿意见九阿哥冻着,必然要把人留下来。


    于是皇帝就想了这么个折中的法子,在两个院子中间搭个长廊。


    反正两个院子离得不远,搭起来也容易。


    长廊两边用上纸墙,既能透光又能挡风,制做起来也迅速方便,只要一片片纸屏风做好,放进跟走廊两边的凹槽就行,一天就能弄好。


    郭珍珠笑着道:“叫皇上费心了,还让李伴伴特地跑一趟。”


    她让人给李德全塞了一个大荷包,李德全连说是他该做的,最后笑着收下荷包,带着内务府的人就在后边忙碌了。


    不过一天功夫,纸走廊就搭好了,正好九阿哥被奶娘抱着过来。


    他一路可能察觉到两边的纸走廊有所不同,时不时哼哼唧唧的。


    奶娘也不知道九阿哥想做什么,还是来看纸走廊的郭珍珠察觉到,笑着解释道:“九阿哥估计是对这纸走廊感兴趣了,但是人太小,脑袋转不过去,看不见,才会一直叫的。”


    奶娘听后,连忙抱着九阿哥侧过身,让他能看见两边的纸走廊。


    果然九阿哥看见后就不哼唧了,不过看了两眼似乎就不感兴趣,又开始哼唧起来。


    郭珍珠笑笑,伸手抱过九阿哥,到了她的怀里,九阿哥又安静下来了。


    陪着郭珍珠来看纸走廊的四格格见了,不由说道:“九弟果然是小粘糕,一看到额娘就对其他事不感兴趣了。”


    奶娘这才明白,九阿哥看见纸走廊后又哼唧起来,原来是想引起郭珍珠的注意,好叫她抱自己。


    四格格:这个弟弟为了跟额娘贴贴,不会说话就已经如此心机了,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她凑过来问道:“额娘,我也想抱九弟。”


    郭珍珠犹豫了一下就道:“那等咱们回去后,你再抱,走在路上可能不大方便。”


    毕竟四格格没怎么抱过孩子,不太熟练,一边走的时候,九阿哥要是乱动没抱住,摔着就麻烦了。


    四格格也是知道的,没有着急要抱,等他们一行人回到郭珍珠的院子,坐下后,郭珍珠才把九阿哥塞进四格格怀里。


    突然被换了一个怀抱,九阿哥似乎愣了一下,四格格低头看过来,两姐弟大眼瞪小眼了好一会。


    九阿哥很快发现换人了,又开始哼哼唧唧。


    四格格伸手戳了戳九阿哥的脸颊道:“九弟别哼唧了,额娘把你给了我,你再怎么喊都不能回去的。”


    郭珍珠在旁边听得忍不住好笑道:“你弟弟还小,哪里听得明白你的话。”


    四格格当然知道九阿哥听不懂,于是跟着笑了起来。


    九阿哥是听不懂,却能察觉到四格格不让自己回去郭珍珠的怀抱,于是嘴巴一扁就哭了起来。


    他那大嗓门吓得四格格一哆嗦,差点把九阿哥摔了。


    郭珍珠赶紧把九阿哥接了过来,伸手轻轻拍了两下,九阿哥发现又换人了,这才不哭了。


    四格格无奈道:“额娘,九弟这也太爱哭了,不愧是小粘糕。”


    她又伸手戳了戳九阿哥的脸颊,见这个弟弟眼睛红彤彤的,眼角还带着泪水,不由叹气道:“额娘,我怎么感觉这不是弟弟,而是妹妹呢!”


    郭珍珠没好气道:“别胡说,没得叫九阿哥又要哭了。”


    四格格一听就好奇道:“额娘,九弟这么小真能听懂吗?”


    郭珍珠摇头道:“他年纪太小听不懂,但是却能察觉身边人的语气很敏感,是好还是坏的,立刻就能察觉出来。”


    四格格想捉弄他,九阿哥听不懂四格格的话,却能敏锐察觉到,所以才会哭起来反抗的。


    四格格恍然大悟道:“我就说九弟那么小,还以为他听懂才哭的,原来只是察觉到了。他虽然小小的,连抬头都做不到的时候,竟然就已经能觉察出别人的心思,倒是比一些长大后的人更厉害了。”


    “额娘,我小时候也这么厉害的吗?怎么长大之后,反而没有那么敏锐了?”


    郭珍珠没想到四格格还跟九阿哥比较起来了,想了想就道:“小孩子的性格和体质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特别敏感,有得就没那么敏感。”


    她摸了摸四格格的脑袋道:“其实在我看来,没那么敏感反而要轻松一点。”


    过于敏感并不是一件好事,粗神经的话,日子才会过得舒服很多。


    四格格听得似懂非懂的,反正自家额娘的意思是没那么敏感才最好,所以四舍五入,她比特别敏感的九阿哥要好了?


    郭珍珠不知道四格格把自己和九阿哥比较了一番,她抱了一会九阿哥,胳膊有点累,就顺势把孩子放在腿上。


    九阿哥适应良好,只要贴贴就不闹,听着两人说话,不知不觉他还睡过去了。


    郭珍珠也忍不住学着四格格的样子,轻轻戳了下九阿哥的脸颊,软乎乎的,确实好戳,难怪四格格那么喜欢了。


    九阿哥不哭的时候,小脸长得漂亮,确实跟天使一样。


    可惜他爱哭,把伺候的人折磨得够呛。


    郭珍珠让伺候的人分成两班轮流照顾,一班照顾的时候,另外的人就能休息一下。


    不过她们休息也跟九阿哥住在同一个院子,好方便照顾小阿哥。


    于是出去的时候,都不用仔细看,黑眼圈又大又深的,必然就是照顾九阿哥的人了。


    三官保给皇帝的折子很快就有批复,然后去劝老船工和给他挑选徒弟的差事,就交给了塔布库。


    这事还是皇帝在用饭之后跟郭珍珠提起的,郭珍珠并不意外。


    毕竟老船工是三官保发现的,要是交给别人去办,那这功劳就不好算了。


    如今交给塔布库,也是郭珍珠的五哥去办。


    他之前帮着办苹果园办得不错,人又年轻上进,皇帝这次就把差事依旧交给塔布库了。


    只是塔布库并不顺利,赶去老船工那边劝了劝,总算劝得老船工答应画新船的图纸。


    但是在挑选徒弟上,老船工就一直不满意,让塔布库的差事迟迟没有进展。


    因为这次要在广省呆很久,毕竟挑选完徒弟后,塔布库还得跟进制造新船的事,没做好之前都不能离开。


    索性这


    次塔布库把夫人一并带了过去,也算是拖家带口,不至于在外地孤苦伶仃不知道几年才能回京。


    等郭珍珠收到五嫂的信笺,就知道塔布库跟三官保学会了,有什么事他们不好亲自给她写信,就让自家夫人写,那就不用避嫌了。


    五嫂开头问候之后,就提起塔布库办差不怎么顺利的事。


    宜贵妃看了信笺也皱眉道:“姐姐,这老船工既然答应了差事,怎么挑选徒弟就拖拉着?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不但聪慧勤奋,还对船只都颇为熟悉,很容易上手。”


    可以说这几个徒弟原本都有出息,跟着谁都能出头,老船工收了他们,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郭珍珠听后只笑笑,问起身边的四格格来:“你也看过信了,怎么看?”


    四格格被问后,仔细想了一下才道:“额娘,我觉得老船工不是不满意这几个徒弟,而是犹豫该不该把手艺都教外人。回头教会了,都比他厉害,那他的孙子怎么办呢?”


    宜贵妃一听,顿时吃惊道:“老船工是怕收了徒弟,教会了这几个人,他的孙子以后就不能吃这门手艺的饭了?但是他孙子年纪太小了,加入进来妥当吗?”


    她记得老船工的孙子才五六岁,这么小的孩子要跟着学,不会太辛苦?


    郭珍珠点头道:“所以老船工才会犹豫,因为孙子年纪太小了,不合适这时候直接加入进来当学徒。他却又有顾虑,以后哪怕选好了徒弟,想必也教得比较拖拉。”


    四格格好奇问道:“额娘,那怎么办,五舅舅这差事岂不是办不成了?”


    听罢,郭珍珠摇头道:“怎么就办不成了,只要稍微变通一下就好。老船工的孙儿年纪太小,不还有儿子吗?”


    宜贵妃还琢磨着要怎么变通,四格格已经双眼一亮道:“额娘是想让五舅舅把老船工的儿子拉进去,也成为正式的关门弟子?他最年长,该是最大的弟子才是。”


    这话叫宜贵妃也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老船工不但教了其他几个徒弟,连带自家儿子也是正式的学徒,还是最大的,那么其他学徒就要叫他儿子是师兄。”


    学徒之中,最年长的一般就是他们的领头了。未必是最出色的那个,却会受其他弟子敬重。


    这样一来,老船工不会觉得自己的手艺都被外人学了去,等孙儿长大一点,也能加入进来。


    哪怕孙儿没能长大的时候,老船工可能去了,但是有儿子在,也能让其他徒弟带自己的孙儿,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四格格连连点头道:“不愧是额娘,这法子真好,五舅舅也能顺利办差了。”


    郭珍珠笑笑道:“人都有私心,这老船工也不例外。加上他就是靠这门手艺来养活一家老小,不想断在自己手里也是人之常情。”


    她让四格格帮忙磨墨,很快就给五嫂写了回信。


    塔布库转眼收到自家妹妹的信笺,越看越是眼睛发亮,最后赞叹道:“果然阿玛是对的,遇到难事找妹妹问一问,就没什么解决不了的法子。”


    他按照郭珍珠所说的去办,果不其然老船工很快就选好了几个徒弟开始教导,因为有儿子在,孙儿也被叫过来旁听,所以教得尤为用心。


    他的新船图纸也是带着几个徒弟一起画的,所以进度相当快。


    皇帝收到新船图纸后颇为满意,这些船只吃水深,就能在深海里航行了。


    郭珍珠倒是好奇道:“皇上,之前船厂没有这种新船的时候,深海的地方要怎么走?”


    听见这话,皇帝笑着答道:“之前收复台岛的时候,围剿了不少海盗。海盗那些船只有些击沉了,有些还能用。”


    郭珍珠懂了,皇帝不但收缴了海盗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抢来的金银珠宝,还把人家的船只也一并没收,顺道废物利用,修缮一下就能给水师用了。


    只是这些海盗船用的年份也不小,大多也是在沿海活动,吃水不够深,所以才需要新船。


    皇帝又道:“有了这批新船,就能去更外的远海。听闻那边也有不少海盗,海商偶尔会碰上,颇为烦恼。朕打算让水师组建一只船队,在更远的地方巡逻。”


    如此一来,就能让更多的海商平安过来。


    海商之间的消息灵通,得知这边不但安全,还有很多新奇的货物,自然更愿意过来做买卖了。


    “朕还想着派人去琉球那边做买卖,海盗能用的船只少了一点,实在不怎么方便。”


    郭珍珠:她怀疑皇帝剿灭台岛附近海盗,挖空人家宝库实在赚大发了,于是也想把外海的海盗一窝端。


    而且哪里是不方便,船只其实也不算少,只是不够多,所以皇帝不乐意了吧!


    不过也是,一次来回能多带点货,就能换更多的铜矿!


    琉球非常喜欢这边的丝绸布料,也是给江南织造府推广销路了。


    不过因为郭珍珠的主意,让江南织造府那些积压的丝绸早就卖光了,还预售了很多,只怕要明年才能把今年的订单还完,然后还有更多的新订单。


    这让曹家既欢喜也发愁要怎么尽早完成这些订单,真是变成甜蜜的苦恼了。


    另外皇帝有意跟琉球做买卖,江南织造府听闻已经准备扩建了,不然订单是怎么还都要还不完。


    这倒是个好消息,江南织造府不用担心因为蕾丝布料的冲击,让他们的丝绸销路大幅度下降。


    另外皇帝准备用丝绸来换琉球的铜矿,那边铜矿多,反而没那么值钱。


    用丝绸来换铜矿,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来年新船队建起来,他这赚的只会更多。


    尤其水师的船队比一般的海商,船只更多,也就更安全,一次来往能带更多的货物过去,换取的铜矿只会更多了。


    皇帝又笑笑道:“之前四格格给朕出的主意,让士兵伪装后去边境跟罗刹国的人抢铁矿也很顺利。”


    郭珍珠有点惊讶,皇帝的耐心倒是好。


    他让人乔装打扮后没有第一时间就开始抢,而是叫这些人分散开去,加入到各个抱团的盗匪之中。


    等士兵得到确切消息,清楚具体究竟有多少个被发现的矿产,这才开始动手,显然不想错失任何一个矿藏。


    在打探消息的这段时间内,边境的纷争不断加剧,各个势力打得是元气大伤,皇帝这时候才下手,可以说是趁他们病要他们的命了。


    郭珍珠:不愧是皇帝,心黑手更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