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都市小说 > 杨桃长在冬天里 > 第13章 世外客
    爬上最后一层半米高的台阶,杨陶瘫在地上大喘气,头顶层层叠叠的树叶投下绿影,遮住大部分烈日,唯留几缕夺目的骄阳透过树叶的间隙,落在杨陶脸上。


    视线中清透的天空被绿叶遮住大半,胡鹭的脸探了进来,他眉目深邃、五官立体,朝杨陶伸出手:“走吧陶陶。”


    “唉……”杨陶叹口气。


    胡鹭依旧我行我素地叫着陶陶,杨陶又不好意思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叫胡鹭为鹭鹭,就只能这么尴尬地听着,偶尔应两声。


    “大师是出家人吗?”杨陶从胡鹭的背包里抓出矿泉水灌了两口,递给胡鹭让他也喝了两口。


    两人都累出满头汗,但在拐过弯看见那隐藏在竹林中的寺庙时,顿时心情大好,颇为轻松地走在平缓的竹林小路之上。


    胡鹭记忆中唐师傅应当是喝酒吃肉的,毕竟是厨子,不碰荤腥估计不太可能。于是他看向前方敞开着寺门的庙宇,肯定地说:“应该不是。”


    “那怎么会住庙里?”杨陶因为刚刚爬台阶爬得双腿发软,被胡鹭牵着手在竹林中缓缓前行,他晃晃胡鹭的手问道,“唐大师今年多大岁数了啊?”


    “得有五六十了吧,好像比我爸妈还要大一些。”


    “那还好,要是过了七十五可就不能参加了。”杨陶将心放进肚子里。


    胡鹭牵着杨陶,跨进寺庙门槛。


    或许是因为今天的温度轰轰烈烈地打破40度,来爬山的人很少,庙里的人自然也不多。缕缕梵香自殿中传出,观音像立在许愿池中,手托瓷瓶、九龙拥立、低眉垂目。塑像旁立着栋小亭子,亭里是昏昏欲睡的大爷,在他面前摆着两盘硬币,可以用手机支付兑换硬币投进观音许愿池中。


    杨陶拉着胡鹭走到小亭前,抬头看着许愿流程,轻念:“投掷之前,默念三遍南无观世音菩萨,许下心愿后将手中硬币投进龙口或吊篮之中。”


    “要换吗?”胡鹭打开支付界面。


    杨陶想了想:“先找大师吧,找完再说。”


    “好。”胡鹭收回手机。他四下看了一圈,却没见到僧人,只能看见零散的几个来上香的游客。


    沿着石路绕过大殿,走进庙宇后院,在这里,山中的声音又静了几分,院中载着一颗蓬勃的梨树,花落后多月,绿叶已极为茂盛了。树的枝头缠着层层叠叠的红绸,风来时便随风飘扬,扬起的绸缎上隐隐能看出些墨迹,大概都是香客写下的心愿。


    从后院的偏门处走出三个剃发修行的僧人,身穿灰蓝色长衣,手带佛珠,迎面朝胡鹭二人走来。


    胡鹭双手合十,行了个不怎么标准的佛礼,他僵硬地开口询问:“师傅,请问在寺中清修的人住在哪里?”


    为首的僧人抬手向身后指去:“从此处向内,穿过竹林,沿石台而上,便能看见清修者的住所。小施主来此所为何事,清修之地,今日不曾对游客开放。”


    “我们来找一个人,我是他的亲人。”胡鹭掏出手机,将唐师傅的照片递给僧人看,“你看,就是这个人,他在这里吗?”


    “唐先生正在辟谷修行,他将身外之物皆留在庙外,不见任何人。”僧人低头看上一眼便认出了这人是谁。


    胡鹭追问:“我们能去找他吗?”


    僧人虽表示理解,却平静地摇摇头,“抱歉,清修之地,今日不对游客开放。”


    杨陶问:“那就真不能见他了吗?我们不去找,您可以帮我们喊他吗,就说是、额就是……”杨陶拿胳膊肘拐了拐胡鹭的胳膊。


    胡鹭立马接上:“就说是胡鹭来找他的。”


    僧人微微低头:“施主在此处稍等。”


    “麻烦您了。”杨陶学着僧人的样子,低头行礼,拉着胡鹭站在梨树下的阴影之中,躲着烈日,对着那扇半开的木门望眼欲穿。


    然而等了大半个小时也不见僧人再回来,杨陶热得蹲在地上,胡鹭用手在他脸侧扇着风,安抚道:“应该快回来了,可能是路比较难走。”


    杨陶长叹一声:“爬这么久山,不会连人都见不到吧?”说完他又呸呸呸三声,拍打自己的嘴唇,“一定能见到一定能见到!”


    胡鹭蹲在他身边,时不时帮忙扇扇风、赶赶蚊子。


    很快,他们便见到了人,可那人却不是唐师傅……


    一个五官周正,剃了光头的年轻男人,跟在方才和胡鹭他们说话的僧人身后,从半开着的木门内走出。他眼神锐利,一眼便抓住了蹲在后院那颗大梨树下热得两眼发黑的胡鹭和杨桃,朝他们快步走来。


    “你好,寂心师父说你们找我父亲,他正在辟谷修行,不能出山,所以我替他来问问你们有什么事。”


    胡鹭困惑不已,他分明听父母说唐师傅不婚不育、这辈子也就一个人,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儿子?


    眼前的男人似乎看穿胡鹭的困惑,礼貌地微笑,解释道:“我是父亲收养的,一直住在兰山寺中。”


    “这样啊……”胡鹭没有太多想打听的心思,他单刀直入,说明自己的来意,“是这样的,我们想请唐师傅出山,参加今年的世界糖艺大赛,不知道能不能行?”


    “世糖赛?”男人表情有些奇怪,眼神也飘向别的方向,短短几个瞬间,却能看出他的心不在焉。但他很快收敛了心绪,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道:“很抱歉,父亲已经决心不再做糖……我想,他应该不会同意的。”


    胡鹭和杨陶听见这话都失落地垂下眼睛,但杨陶不愿放弃,继续试着争取:“这位兄弟,请问你怎么称呼啊?”


    “我随父亲姓,名字嘛,就是这座山。”男人指了指身后的青山,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我叫唐兰山,师傅们平常就叫我兰山。”


    “兰山兄弟,请你和唐大师再说一说吧,我们真的很希望他能帮帮我们……”杨陶两手并在眼前,朝唐兰山拜托拜托地摆两下。


    唐兰山不怎么见外人,从小就在庙中修行,面对杨陶竟有些不敢直视。他别扭地挪开眼,古板得很,板着脸说:“抱歉,辟谷修行对身心要求极大,父亲不想再被俗世困扰,两位,我也无能为力。”


    胡鹭原本满眼期待的目光黯淡下来,他丧气地看向杨陶。目光的对视间,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看见了对方眼里的失落。他想到是否就是因为自己运气太差,连带着让杨陶的运气也变得奇差无比,一大清早跋山涉水地过来,结果连唐师傅的面也没能见着,更别说妄想着组队了。


    梨树在风中被吹得沙沙响,垂落的红绸再度被风吹起,扬起一抹红光,挂在杨陶的肩膀上。


    杨陶转身,揭下那条将要飞落的红绸,重新将它系紧了些,好让它能长久地与梨树相伴。他的身影在树下像是被透过枝叶缝隙的阳光镀上了金边,明亮中分外柔和,好似这棵梨树在春日时盛放的白花。


    “没办法了,我们走吧……”杨陶系好那将落未落的红绸,抬起食指拂过绸缎上墨色的字迹。他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太难过,见胡鹭情绪不好,便主动握住他的手,拉着他往庙外走去。


    胡鹭匆匆和唐兰山告别,捡起放在地上的背包,重新背在肩膀上,顺从地跟着杨陶一块儿,沿着他们来时的路向外走。


    来时心里有多高兴,走的时候就有多沉重,好似雀跃的鸟被打湿了翅膀,只能一步步扑腾着在青石板的路上挪动。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着庙宇正中央的观音像,侧边的硬币兑换处里,老大爷依旧打着瞌睡。


    “还许愿吗?”胡鹭问。


    杨陶被晒得眯起眼睛,扭头看着终日烛火不断地大殿,转身坚定地点头:“许!来都来了!”


    说着,他极快地拉着胡鹭跑到亭子前,给大爷面前摆着的二维码扫过去六块钱,又从大爷手里接过六枚一元硬币,三颗给自己、三颗给胡鹭。


    观音菩萨始终立在这里,对着匆匆而过的各色人间,身旁九条环绕的龙也一并聆听人间心愿的声音。那些或宏大或朴实的愿望,或许真的能在一次次硬币的碰撞声中传进菩萨耳中,而慈眉善目的菩萨也将莅临人类,挥出柳枝撒下甘露,滋养着百态人间。


    杨陶双手合十,虔诚地默念三声‘南无观世音菩萨’,他嘴唇微动,无法诉之于口的愿望悄然附着在硬币之上。


    随着三次投掷,硬币落进龙嘴之中又弹出,隐没在万千同样寄托着心愿的硬币之中,沉入清冽的一汪池水。


    而身侧的胡鹭,抬眼与观音塑像对视良久,最终垂下头,与杨陶一同默念三声,再将手中的硬币投入许愿池。


    大多人都希望这些硬币能投进那九条龙的龙嘴之中,或许是神话传说中龙代表着风调雨顺,而观音又是救苦救难的象征,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觉得,这些硬币投进龙嘴中、心愿便可灵验。


    可胡鹭早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他没抱着丝毫能投中的期望,满脑子都是没见到唐师傅的失望和不知比赛该如何的茫然。


    发呆之时,耳边却突然传来一道惊喜地声音,杨陶抓着胡鹭的手腕晃着他的身体,指着许愿池正前方大张的龙嘴惊叹:“你三次都投进了啊!!!全在心想事成这个龙嘴里!!”


    胡鹭定睛一看,那龙嘴里虽然堆着许多硬币,他分不清哪枚是自己投进的,但既然杨陶说了,那就一定是真投进了。


    “我手气……这么好吗?”胡鹭有点难以置信,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能投进,所以视线始终停留在平静的池水之上,等待那三圈涟漪的出现——


    五一假期随机加更来啦,今天的第二更奉上~


    喜欢的宝儿可以留留评论、点点加书架啥的,爱你们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