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都市小说 > 明月两乡 > 一场聚会
    许翎之整个月子期间过的很清净, 因为婆婆宋百媛隔几天就过来看孩子,李政屿请了假在陪她,妈妈也在身边。身边有阿姨和育婴师等人, 几乎不需要她格外费心思。


    邱怡自从见过李梁旗后, 知道李梁旗和丈夫天差地别,所以她收起自己那些小心思, 和许翎之打听起女婿的家庭情况。


    说起来有些好笑, 女儿结婚外孙都快满月了, 他们连亲家都没正事见过。


    许翎之眼不见为净,知道妈妈看人眼高手低, 提醒她:“平常心就好, 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我婆婆现在是船舶企业的总经理,再婚的老公也身份有些特殊。李政屿他爸爸, 你们少打听。”


    邱怡有些酸酸的说:“我们就是问一问,他自己一般, 哪里想到父母这么有本事。”


    许翎之都气笑了, 问:“你哪里看出来他一般的?”


    “这都呆家里多久了?男人要是没事业, 也不成的。”


    许翎之听见孩子哭了,也没什么可和她说的。


    “他比你想的有本事多了, 你少操心吧。”


    邱怡:“我还不是为你担心。”


    许翎之凑她身边悄声说:“这种话您以后少说, 他一个清华博士, 还需要您操心?你们改改生意人看人下菜的毛病吧。”


    邱怡被女儿教训了一通, 但也顾不上不高兴,一听女婿不简单。想着这么久她也没怎么在意,李政屿只是含糊其辞说自己休假。


    邱怡想了一夜,还是给许长城打电话, 很严肃介绍了李政屿的家庭。


    许长城也想看外孙但是邱怡不准他来,如今不一样了,正常年她自己镇不住,只只好求助许长城。


    许长城第二天就来了,许翎之住在月子中心,父母住在她的房子里。


    许翎之和父亲的关系没办法修复,但是许长城是真的疼爱外孙,来的时候连红包都带着,见面就给了外孙两万。


    一整天都在盯着外孙,司机接送两人去见亲家,宋百媛这边是很不好意思的,两家人结婚,女方的家属就是最大的贵客,结果他们连人都没见,就抱孙子了。


    这次一起来的还有老爷子和老太太,连宋柏年都在。


    司机去接老爷子一家,李政屿带着许长城和邱怡,许翎之走之前嘱咐他:“我爸妈要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就等没听见。”


    李政屿笑她:“想什么呢?老丈人教训女婿,怎么可能不中听?”


    许翎之被他逗笑了,但是她知道心里过不去。


    “你爸妈自己那么多年纠葛,那是属于他们的。和你没关系。”


    许翎之从前很要面子,才不肯将自己家里的丑事说出来,后来闹的那么极端是真的很失望以为自己能处理干净。


    后来,面子是什么她已经不在乎了。最后变成了能不提起就不提起。


    李政屿抱抱她安慰道;“没事的,你看他看多疼外孙子,这才几天,已经撒出去好几万了。我爸妈都这么花钱。”


    许翎之笑起来。也是。


    路上许长城才第一次问起李政屿的工作和他爸爸的工作。


    李政屿解释的很短暂,他父亲的职务和工作,他的工作范围,包括他被媒体采访的事情都解释的很清楚。


    至于和许老师之间的事情,他也说得很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尤其是中途分手的那段时间他觉得也不能叫分手,应该叫互相冷静吧。所以就没有提起。


    邱怡刚来的时候觉得他除了长得好看,人没有什么很突出的优点。但是这会儿了又觉得他说话很中肯,不自大不骄傲。


    等到地方了,京城的酒店和他们那边不一样的,许长城也没想到李政屿的继父是胡元良,这种人物,比他们省首富的地位都高。


    他见到人那一刻就露怯了,李政屿的外公是副部级的退休干部。


    这哪里是一句高攀能说完的,许长城大半辈子都在生意场上混迹,看人眼色行事还是清楚的,立刻收起好奇态度,变得和和气气,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胡元良的长子早已经结婚,定居国外,身边也就李政屿和胡斐两个儿子,胡斐大半时间也都在国外,家里也就李政屿偶尔回来,他把李政屿确实当儿子,也知道李政屿的爸爸也是不输给他的。


    其实说来说去,攀关系的话,大家都是认识的,他和宋百媛是同学。


    许长城一晚上和弥勒佛一样,问什么说什么对李政屿很满意,其余多的话一句都不多说,见了李政屿的外公,也是当自己是个晚辈,该敬茶敬茶,该聊天聊天,大部分人都是聊彼此的家乡,聊这些年的生意,聊孩子。


    没有试探,没有讨论,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


    李政屿觉得许翎之的爸爸是很聪明很聪明的人,他因为许翎之的嘱咐,甚至想好回头怎么让宋女士关照了。


    老爷子今天很开心,主要是李政屿结婚的突然,也没有通知他们,直到孩子快生了,才告诉他们四世同堂了。


    老爷子得到消息,李梁旗快调任回京了,可见政屿以后的前程也有保障了,李梁旗这个年纪升任回京,将来的路还长呢。


    饭桌上的气氛非常好,胡元良和宋百媛感叹了一句,政屿结婚早了。


    他的意思是,他挑的老婆,门第有些低了。


    宋百媛也知道,但是不能说。


    没想到今天见了,对这个亲家感官还挺好的,是个聪明人,生意人也不自大,说话也知道分寸。


    要是孩子们也聪明,也是好事情。


    邱怡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说话。


    等晚上回去就抱怨许长城:“今晚是他们家宴请我们,一晚上我们两反倒成了陪客的似的。”


    她在老家,因为丈夫的缘故,一辈子被人捧着,别人都给她面子,大部分都奉承着她讲话,即便大姑子妯娌和她不对付,那也是背着她,不能让她知道的。


    没想到今晚,宋百媛,和那位老太太,可都不是简单角色。


    宋百媛还会应付,那位老太太全程都没开口。邱怡就觉得对方太高傲。


    许长城哪里管得上她的情绪,许长城这个人在个人私生活确实不干净,但是做生意做人方面是没得挑,要不然也不能白手起家挣下这个家业。


    “你知道翎翎的公婆是什么人吗?胡先生是副部级别的,咱们省的首富都未必够得上他脚后跟。那老爷子早年在新闻里还见过,人家没有挑剔咱们家乡野人家就不错了。”


    邱怡皱眉看着他,好半天才说:“那他儿子还娶了我女儿呢。”


    许长城:“是,就是因为他儿子娶了咱们女儿,咱们才能坐在一起吃饭。”


    邱怡心里是知道了,但是面子上过不去,悻悻半天,才说:“咱们又不高攀他们。咱们翎翎自己也会赚钱。”


    许长城长舒了口气,过几天政屿的爸爸也在,咱们也请人家一起吃个饭。


    邱怡:“他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她口气太幼稚,许长城也不和她多做解释,邱怡不懂,但是许长城懂,这个分量的亲家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他们省的首富人家都未必看在眼里。


    他这种真的就是命运才能有联系。


    邱怡心里颇有微词,宋百媛也不太开心。老太太从头到尾都没有和政屿说话。


    她陪着老爷子回家,因为老爷子还有话说,到家后老爷子的意思是等孩子满月了,他们这边给孩子办个满月酒,就当是长辈给晚辈张罗了。


    他们也没有举办婚礼,总要给家里亲戚朋友们介绍介绍。


    老太太淡淡说:“到时候外面的媒体一报道,大家就都知道了。”


    言下之意,找个女演员做老婆,这个举动太轻浮。


    宋百媛忍了一晚上,终于忍不住了:“您疼爱儿子我不反对,看不上政屿也行,但是场面上别让人挑出话,让人以为咱们家人都目中无人没教养呢。”


    老太太大约是没想到她这么冲。


    胡元良吓了一跳,喊了声:“媛媛。”


    宋百媛早想和老太太理论几句了。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不讲理。


    “您一辈子守着自己家世门风清贵,我爷爷当初也是个种地的,咱们家就是泥腿子出身。怎么不见您瞧不上我爸?您还瞧不上李梁旗,嫌弃政屿是乡下来的。您高贵到哪里了?”


    老太太簇红着脸瞪着她:“你瞧瞧你说的叫什么话?多少年前的事了?”


    说完还看了眼胡元良。


    宋百媛才不吃她这套体面理论,老太太一辈子就这么个性情,做事劲儿劲儿的,往小了说是家风严谨,往大了说其实就是小家子气。


    她冷笑:“您一辈子倒是觉得自己家世显赫,有什么用?一辈子在文化单位下属,干了一辈子闲职,倒是眼光高的很,就是瞧不起为国家做贡献的泥腿子,人家李梁旗是农村出来的,可人家一辈子投身国防搞科研,现在已经是上将了,马上就调任回京。可不是您眼里那个乡下穷小子了。您也别给老胡上眼药,我宋百媛性格是任性了一些,做事不讲究大局,但是我自信挑男人的眼光一直都很好的。李梁旗是优秀,我们家老胡也不差,走哪里都是人群里最显眼的。用不着您明里暗里做这种小动作,让我们家老胡背锅。”


    胡元良听的窝心,这么多年喜欢她什么?就喜欢她这股洒脱的劲儿。做事大气,性情开朗的劲儿。


    宋柏年听的像只鹌鹑,老太太最偏心他,所以他就不能说老太太的错,其他人说老太太会听,他要是说,老太太就觉得他没良心。


    有些道理,他都知道,但是他不能张嘴。


    老爷子一言不发,胡元良只好说:“媛媛,你好好说话。”


    他五十几岁了,工作级别再高有什么用,在老丈人家里,还不是一样要调节老婆和丈母娘的矛盾。还不是一样要哄老婆。哄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