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修真小说 > 仙路长青 > 第一卷仙门弟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常家余荫(完)

第一卷仙门弟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常家余荫(完)

    清河城之所以得名,据传是因为距离此城几里之处,有一条曾以水质清澈闻名方圆万里的古河道。


    据清河县的县志记载。


    那条古河道被唤作‘渭河’,清河县境内的渭河,最宽处有百余丈,颇为壮阔。


    可惜沧海桑田。


    不知是河流上游改道,还是水源被破坏的缘故,这条古渭河早已干涸,只余下依稀能看出的河床,以及密密麻麻、五彩斑斓的鹅卵石。


    烈日当空,未至炎夏已有几分燥意。


    一层扭曲的热气,在大地之上蒸腾。


    一道遁光掠过长空,自远方天际而来,这道遁光呈银白之色,如劈落的闪电刺啦一声落在河床上。


    银白电光散去,显露出一道黑衣短发,满脸冷漠之色的青年,正是匆匆赶来的顾青。


    他一手还揪着个修为低微的娇小女修。


    顾青将这娇小女修放开,冷声出言:“你所言的常天虹埋下之宝物,就在此地?”


    他斩杀常兴以后,便回到重伤的合欢道蓝姓女修身旁,给那女修种下神识禁制,打探了一番消息。


    蓝姓女修所言,确是与白薰无有出入。


    而后他便携着蓝姓女修,与白薰和从乐善堂顺手带来的女娃汇合,令此二女助那女娃掌控乐善堂。


    乐善堂对于他而言,微不足道。


    但对于这一县百姓而言,无疑是个巨无霸,他斩杀常兴常大善人以后,自然不能任由乐善堂就这么毁于一旦,亦或是陷入争权夺利之中。


    那女娃,便是他寻的乐善堂新堂主。


    有白薰和蓝姓女修相助,那女娃上位是必然的,至于日后,那女娃能否压服其他人,就不是他考虑的范畴了,总归不过是随手为之罢了。


    娇小女修闻言,身形一颤。


    她眉眼低垂,咬咬牙,说道:“是!前辈,确是在此地,但老祖他具体埋在哪,我也不知道。”


    “不必知晓埋在哪,只要在这清河县范围内的渭河遗址范围内,我自会寻到。”


    顾青如是说道。


    他眉心处无形的神识散开。


    从魔灵涧之中出来,顾青的神识,已能笼罩周遭八百余丈,也即是方圆五里有余。


    将方圆八百丈的河道扫过。


    “没有。”


    顾青收回神识。


    他再次揪住娇小女修的后脖领,身形一晃,化作一道电光,刺啦一声遁出八百丈。


    这娇小女修,名唤常月。


    是常家最年轻的修士,修为只有炼气一层,据说是旁支出身,那常兴还有意收下此女做个干孙女。


    但常月此女对此很是抗拒。


    顾青先前已去了搬迁到清河县范围内的常家一趟,没了常天虹这个炼气大圆满境的修士,常家的中坚力量被其他敌对家族趁势扫空,只余下三四个炼气前期的修士,以及两个炼气中期的年老之修。


    可笑的是。


    沦落到此般境地,常家众修竟还在内斗。


    顾青的到来,自是令常家众修如临大敌。


    常家众修短暂的团结起来。


    在与顾青紧张的对峙了几息后。


    顾青干脆利落的出手,轻而易举便将常家众修尽数镇压,本来他没想杀人,毕竟常家都破落到如此地步了,他杀人夺宝,也意义不大。


    他欲要知晓有关焚烧常兴此人的残骸后,所发现的,那块金色之皮的消息,顺带打听一番他在进入魔灵涧前,诛杀的那女修是何身份。


    奈何常家众修各怀鬼胎,每个人都有一个说法,最后试图借助阵法暗算顾青。


    顾青随手将阵法破了,将常家众修诛杀殆尽,只余下这个和其他常家修士,不太对付的娇小女修。


    这常月早就被排挤得够呛了。


    银白闪电般的遁光之中。


    顾青不知想起什么,瞥了眼常月。


    ‘我斩杀此女那些同族的时候,此女的脸上竟然有些快意……’他的目光玩味。


    灭了常家,他几乎没什么收获。


    常家这些修士,早就被搜刮好几轮了。


    他进入魔灵涧前,诛杀的女修是何身份未打听出来,有关那块金色之皮的消息,也半点儿未得到。


    他最大的收获,应当是将常家余下的几亩灵田,掘地三尺,将所有的灵土,连带着其上种植的血晶稻黎,都转移到了石碑空间内。


    他打算在石碑空间内,种植灵米,甚至是灵草,毕竟石碑空间里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三倍,这一点若能充分利用,他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修炼资源,但此事需从长计议。


    石碑空间内的灵气有限。


    他还需要在其内修炼。


    故而他种植的灵米,或是灵草不宜过多,避免将石碑空间内的灵气尽数吸干。


    八百丈疏忽而过。


    银白闪电刺啦一声落地。


    显露出顾青和常月,一高一矮两道身影,顾青的神识立时散开,笼罩八百丈。


    无形的力量笼罩下,常月的神情变得古怪,她微微仰头,看着黑衣短发的青年,不知在想些什么。


    “找到了。”


    顾青眼中闪过喜色。


    竟如此快,便寻到了那常天虹的遗藏!


    他再次扯住常月的后脖颈,身形一晃。


    电光冲天而起,朝一侧行去五百丈,还未落地,顾青便朝着前方的河床虚抓。


    “这河床伪装的还挺像。”


    顾青低声自语。


    前方的河床,无数的土石腾空而起,飞快的在一旁堆了个高耸土丘,少顷,一座黄金铸就的圆形台子,出现在顾青和常月的眼前。


    顾青闪身上前。


    他按在这圆形的黄金台子之上。


    ‘隐匿灵力波动的阵法!’


    他手中微微用力。


    噗!


    他的五指,插入黄金铸就的台子,如撕干枯的树叶一般,将这黄金铸就的台子撕开,浓郁的灵气顿时扑面而来,他的神情微露喜色。


    他的神识一扫。


    “五百块中品灵石,基础丹药两千余瓶,还有两颗绛真丹,一瓶破障丹,这常天虹活得久,积累果然浑厚!”他挥手将这黄金铸就的台子,连带着里面的灵石、丹药等物,尽数收入石碑空间内。


    黄金铸就的台子被他收走,一个幽深的大坑出现在眼前,大坑的地步是处洞窟。


    “嗯?”


    顾青的目光微闪。


    他在这洞窟之中,听到了水声。


    这水声自遥远的地方传来,经过这幽深的大坑之地,那洞窟传出,愈演愈烈。


    他回到常月的身侧。


    常月此女没有半点儿表情。


    “怎么,林某取走了你常家最后的遗藏,你这位常家子孙,就没有半点儿想法么?”顾青冷峻的脸上,展露一丝轻笑,对常月此女出言。


    常月的神情微动。


    她单膝跪地,说道:“只求日后林前辈能带着常月修行,常月愿为奴为婢。”


    顾青看着常月,摇摇头:“跟着林某不行,但林某可以给你找个好去处。”


    常月神情一副激动的模样,在地上狠狠地一磕,大声回应道:“多谢前辈。”


    “脑袋都磕破了,唉。”


    顾青叹息一声,失笑道。


    这常月也是个心智坚定的,他正好将此女引入闲鹤派修行,就如那林听雪一般。


    ‘想起林听雪,也不知道她将阴煞玄功修炼到了什么地步,是否完成了炼气前期的修炼?应当还没有,毕竟她入门的时间还很短。’


    顾青弹出一道回春术。


    常月只觉额头一阵痒麻之感传来,随即她磕出来的伤口,已飞速的痊愈,只余下浅淡至极的红印。


    随后她发觉自己再次被揪住后脖领。


    一丝无语之感,在她心中泛起。


    这位林前辈……


    莫不是养过猫?


    顾青揪着常月,来到一截长满绿草的大坝之上,将娇小的常月轻轻丢在一旁。


    他负手看着前方,那里的大坑已有水流涌出,很快化作巨大的水坑,将附近的河床淹没,滔滔的流水一泻而下,携着泥沙滚滚东去。


    浓郁的水汽,弥散开去。


    常月上前几步,看着前方被淹没的古河道,怔怔许久,一种莫名的感觉出现在她心头,挥之不去。


    “你家老祖竟将河眼给堵住了,这是有意,还是无心?如今渭河复流,不知要冲毁多少民居,阿月,你随我去看看,顺便救救人。”


    顾青摸了摸常月的头。


    他的称呼,悄然化作阿月。


    他一手揽住此女的腰肢,身形化作电光往下游而去,常月脸色有些发红,却也是迅速平复下来。


    “为什么要管凡人的事?”她胆子也大了些,略作挣扎,有些不解的问道。


    “怎么,阿月你是仙人么?”


    顾青平静回问。


    常月张了张嘴,未作回应。


    顾青看着下方即将冲毁的民居,他伸手虚抓,凝出一只血色的灵力大手,连带着这处民居之下的河床都给铲了下来,虚托着搬至岸边。


    “仙师!”


    “多谢仙师救我性命!”


    一个赖头布衣中年人,自民居而出,对顾青纳头便拜,还欲说些什么,眼前却已不见顾青的身影。


    如此顾青飞遁两百余里,共搬走十二座民居,从茅草屋,到三间瓦房,不论有无人住,皆是如此。


    常月越发不解。


    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无意义之事。


    这些凡俗之人在河道居住,本就有此险患,合该有此劫难,可这位林前辈竟是不惜耗费大量灵力,一路遁出两百余里,将这些人救下。


    “我等可不是仙人,莫要被人称一句仙师,就以仙人自居,我等不过是强大些的凡人,亦或称作修行人,而修行二字,讲究心无外物,我自求一颗本心无悲无喜,无亏无欠,如此方能圆满。”


    顾青看着滔滔大河,注入一条更宽阔的大江,扭头对常月说道:“你日后修行,也当循本心而修。”


    常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紧接着。


    她再次看向顾青,问了句:“那河眼因林前辈而现世,即便林前辈在大水席卷之时,将这些人救下,但这些人在河道开荒的田地、蓄养的家畜,皆是化作乌有,且他们估计也不能真住在岸边……”


    顾青闻言,神情陡然变得古怪。


    他瞥了眼常月。


    “管他呢。”


    他满不在乎的吐出三个字。


    “一心无碍,余事不过烟云过眼,一念转空,万缘俱如河沙消散。”他扭过头,对常月眨眨眼。


    常月闻听此言,身躯一颤。


    她恍惚间,似悟到了什么。


    可细细思来,却是什么都抓住。


    最后。


    她若有所思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