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那叫一个哭得楚楚可怜,说悔恨自己当初不听爸妈的话好好找对象,可现在孩子都这么大了,两人感情也深,她做不到离开,只能陪到底了。
原身自然是想出钱的,可她手头的流动资金花到现在,也就剩个五十万,而她所住的这套房子如果急着出售,那也就勉强卖个两百万甚至还不到。
可卖房子这件事,原身实在做不太到,这个家有着她和丈夫的所有回忆,如果房子没了,她觉得这家是彻底散了。
虽然女儿这回主动保证愿意替她养老,可也许是过往的记忆太深刻再加上丈夫曾经的嘱咐,原身总觉得这所谓养老的保证不太靠谱。
这一夜,她没睡着,第二天天才亮,她就遇到了突然上门的儿子。
儿子看上去状态不好,头发有些凌乱,胡子拉碴地很是狼狈。
她担心得不行,连忙追问儿子发生了什么,儿子欲言又止,颓然地坐在了沙发。
儿子说,他犯了大错了!
这话让原身听得心一凌,连忙慌张地握住了儿子的手。
“你说,到底什么情况?”
儿子告诉她,之前他的公婆病了——原身是知道这情况的,因为当时公婆俩轮着住院,原身便到儿子家去做了住家保姆,就连送去给公婆的汤都是原身煲的,就差没去医院照顾人了。
他当时医院和家来回跑还被扣了工资,儿子一直以来,就要套信用卡的习惯——也就是说拿着n张卡,无限循环,这张要到期了,就刷另一张卡的额度来还,另一张到期了,就刷另外一张,只要计算得当,总额度有多少,就相当于有多少钱能花。
结果那段时间也许是太忙,再加上刷了不少钱付医药费,他这卡圆不上了,一下子得要还十几万,这事出突然,他正好在公司,就挪用了公款。
原身是又急又气,只想立刻掏钱替儿子还上,可没想到儿子告诉她,这还只是第一次,总之,他林林总总因为各种原因,套出来了一百五十多万,一旦被抓,一定是要坐牢,关键和他同为财务的同事发现了这件事,还找他要十五万作为封口费用。
除非卖房解决,但儿子那房子是欠着贷款的,现在卖了,等同于亏了不少,到手顶天了也就只有一百万出头,可这还有六七十万的洞补不上呢!而且要是卖房,夫妻俩连相当于就真一无所有,只能租房过日子了,
这下事情就难办了,原身喃喃地把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事情也说了。
这一头是她不出钱,儿子就得卖房,一头是女婿失信房子被卖继子生病,她这两头烧,可也没有办法同时满足两人。
一听这事,儿子便火了,他指责原身根本没有为他考虑,他都可能坐牢了,还在想着什么女儿。
这顶天了妹妹不就是有了个破产丈夫吗?离婚得了!可他不一样。
原身做不出决定,儿女们便开始“帮”她。
老的小的轮流出动,两家的公婆来循循善诱,各种举例他们身边的情况,女婿父母说,这大多人家里,都是女儿才孝顺听话,未来老了,没几个儿子能好好照顾人;儿媳妇父母则说,这儿子是亲的,孙子也是亲的,女儿和外孙差了一辈,就算不说这个,那不也是儿子的情况比较严重吗?
然后则是孩子来卖惨,孙子和外孙都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各自问着奶奶为什么爸妈说他们不能再穿新衣服要搬家了?
压轴登场的当然是本人,两人在母亲面前各种跳脚,招式用全。
女儿翻旧账说到了当年上兴趣班时,哥哥学的是油画,她学的是书法,她两年用的钱都没有哥哥一个学期的贵!
儿子则说高中时他本来是想过留学的,可妹妹非说自己也想去,家里供不起两个人一起出国,最后便不了了之,当初就是被妹妹拖了后腿,爸妈如果为他考虑怎么会不支持?
女儿又说当年婚房,她都知道父母给哥哥出了35,还说自己有多公平。
儿子笑了,他嘲讽妹妹怎么不提当年她请了100桌客人,而他只请了50桌呢?
其实这些账真要追究下去,都是差不多端得平的,可他们只会看到自己吃亏。
两人吵到最后,新仇旧恨直接打了起来,原身劝架失败,摔了一跤,直接昏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她听说儿女因为斗殴现在被抓去做笔录,她无可奈何,只能等儿女回来,然后坦诚了现在她有的所有财产,说她真的不知道该先着谁,只能把该卖的卖了,一人一半。
她没注意到自己说这事的时候,孩子们眼神都在发亮,原身硬拖着病体把房产处理之后,急急忙忙地把钱转给了儿女。
他们没有人主动邀请原身到家里去住,原身犹豫地开口,得到的都是冷笑。
原身是愧疚的,可她没有办法,她就只有这么多钱,而且她要怎么在儿女中做选择?
原身没有别的选择,她找了间h城周边城中村办的养老院住了进去,像是她这样能够自理只是找个下榻地方的老人收费并不算高。
在养老院的生活,自然是比不上在家顺心的,迟迟没有等到儿女来探望的原身,一直觉得是自己的举动伤了孩子的心。
她其实挺困惑,她一直觉得自己没亏欠孩子,对待孩子确实是公平了,可为什么还是闹得这么个结果?
她的愧疚,终结在那一天,她在养老院遇到了一位儿子家对面的邻居老人,对方的孩子不大孝顺,这件事在儿子住的那地方是闻名的。
两人以前见过面,很快变得熟稔,然后那老人拍着她的手说:“你说我们俩也是同病相怜,孩子很不孝顺。”
原身一愣,她在对方疑惑的眼神中替儿子辩解了两句。
老人迷茫:“你儿子这都骗你钱了,你怎么还替他说话?”
原身这才从那老人那听说,他儿子之前找她要钱的百般方法都是谎言,就连最后那一次坐牢也是,之所以这老人会知道,是因为她的儿媳和老人的儿媳妇时常一起聊“愚蠢长辈”。
原身抖着手给儿子打了电话,她最痛心疾首的不是儿子骗她,而是儿子明知道妹妹山穷水尽,居然还为了钱不肯稍微相让。
电话里的儿子听到这话直接笑了:“不是,你还以为王京雅真缺钱?妈,你醒醒吧,我就这么和你说吧,我骗了你,她也一样,什么白血病贷款,全都是唬你的。”
这通电话过后,原身就病了。
她被送进了医院,养老院的人打算帮她通知家人,却被她拒绝。
她这辈子都对儿女抱有期待,哪怕丈夫没了,自己钱和房子没了的时候都始终如此,现在倒是没什么期待了,只是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头。
临终之时,她眼前闪过很多片段。
曾经乖巧搂在一起互相谦让的儿女,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吃饭的一家四口,丈夫病重时握着她的手让她别再对孩子们抱有期待;还有最后失去意识前,只有医护人员围绕着的病床。
其实她过得不算太苦,毕竟她从来都以为自己只是在为这个家做贡献。
可早就不是一个家里。
她想不明白,是真的想不明白。
她和丈夫不算坏人,为什么会养出这么两个孩子?是教育的问题吗?还是她在什么时候让孩子们觉得不公平,觉得受伤了?
又或者是,有的孩子天生就太爱自己胜过一切。
她好后悔没有听丈夫的话,他即使病重时也在为她担心,可她却把他特地留给自己的钱都给了那两个白眼狼。
【主线任务:坚定自己的心,不再为白眼狼儿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支线任务一:完成丈夫的心愿,幸福的安享晚年,不被儿女影响。】
【支线任务二:守住装满回忆的家。】
第29章儿女都是白眼狼(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在什么时候都能用上。
和平新村这个小区和其他小区最大的不同,就是老龄化人口偏多。
这小区是当年各大单位组织建设的分配房,能住进来的都是各大单位的职工,那年头能拿到一个正式工的编制本就不容易,还能掏出钱来买房的就更少,虽然后来陆续扩建,但依旧保持了小区整体入住人员的一致性。
现在这些以前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的老职工,大多也到了下岗的年纪,这以前拿出去人人艳羡的房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没电梯,还有些老化,儿女结婚时都会另买新房,不过这儿对标的学区不错,房价还算稳定。
和平新村的邻里关系比现在的新式小区要亲近融洽许多,毕竟再往前推个十几二十年,这大家工作的单位都在一个圈里,对各自的条件,那也算知根知底。
对于退休的人来说,周一到周日是没有区别的。
一大早,小区中间靠菜市场的广场,就已经站满了心态年轻的婆婆阿姨,旁边放着个扩音音箱,音乐一放,便随之起舞。
她们所学的舞种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什么洋哥、扇舞、广场舞、健美操应有尽有。
跳完了舞一身是汗,大家伙便也到了散场的时候,有的去买菜有的回家,根据行动路线的不同各自分散开来。
王阿姨和李奶奶都住在7栋,都是小区里的老资格,一边往7栋走,两人一边聊起了各式家长里短的消息。
“……最近这蔬菜价格可贵,我家那口子还天天念叨着想吃菜,好像是我不给他吃菜一样。”
“是挺贵,不过我前头去看我儿子的时候,在外面的市场转了一圈,也差不离是这个价格!”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王阿姨忽然伸出手扯了扯李奶奶的袖子,两人同时停住看向前方。
停在两人身前不远位置的,是一辆普通的黑色小汽车,国外的牌子,从车上下来的人她们熟悉得很,正是同样住在七栋,但是是在301住的宁初夏家的大儿子。
和平新村当年兴建时没什么人有车,规划做得也不好,直接结果就是大多人只能将这车停在靠外的大道上,然后步行到里头。
王京宇走得健步如飞,没一会身影就已经消失。
何奶奶没忍住啐了一口:“我当年真是看错了这孩子。”
宁初夏家发生的事情早就在邻里间传开了,她们那叫一个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不过说实话,如果这事情发生在他们头上,他们也没辙。
“你说这老王和初夏都是挺好的人,怎么这孩子就能歪成这样呢”李阿姨很费解,要不是她家就住在宁初夏家正对面,以前也是亲眼看着对方怎么见证孩子——还真别说关门打孩子,就说小区这隔音效果,但凡要是王家闹点什么,她肯定听得清楚。
两孩子本来按部就班地考个大学,她们都以为老王两口子到了享福的时候,却哪想到这以前大家眼里的乖孩子居然是这么两头白眼狼。
“好竹出歹笋呗,我就是想不明白,这自家爹妈就真不心疼,一点感情都没?”何奶奶颇为感叹,“我们家老小前两天还和我抱怨呢,说我小时候老让她学学王京宇和王京雅,她要真学了我哭都来不及。”
“无事不登三宝殿,也不知道他这又是要让初夏出钱还是出力。”李阿姨看着挺神伤,都是当爹妈的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也有些心凉,“我说还是初夏,这性子太处处替人考虑,要是我家孩子敢这样,我一棍子打死他!”
何奶奶倒是挺能理解宁初夏的行为,她和一脸不赞同的李阿姨仔细解释:“她这老公没了,一个人孤孤单单,孩子再没了,你说她一个人后半辈子怎么过?这甭管孩子好不好,她这总有个盼头、念头,而且再怎么样,这可都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以前你家儿子不肯念书,天天闹腾的时候,你成天抹眼泪,说了多少回不管他,你这不还是管了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是说别人家的事情最简单,她看这宁初夏,除非人生再过一回,怕是改不了了。
“我也懂……我就是替她急,你说她这样操心,最后谁会落她一个好呢?我就怕她什么都贴出去了,还是得一个人到老。”
说话间,又一辆车开了过来,停在王京宇车后面的位置,这回这两车是银色的qq,挺小巧,再看一看下车的那女人。
“这一窝蜂上门,估计又要吵吵了。”何奶奶摇了摇头,“我们慢些走,绕两圈再回去吧。”
来的人正是刚刚她们聊天中的另一位主人公王京雅,这两人每回碰到一起,都是天雷勾地火,何奶奶和李阿姨都是热心肠的人,她们之前没忍住插手过好几回,可这确实是管不了,有时候把自己劝得上了火也没用,反倒是让宁初夏为难,现在她们已然默契,如果事先知道,就离得远些,眼不见心为静,起码看不到那俩糟心货大放厥词,这还是能忍的。
只是可怜了宁初夏这当妈的,估计又得受累受委屈,可这谁都帮不了她。
……
前后脚来到的两兄妹一人占据着一边沙发坐着,面若冰霜互不理睬。
这些年来的利益冲突,早就让两人撕破了脸,彼此之间碰到一起时,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互相拿起心中的账本开始飞速计算,到底自己有没有吃亏,有没有赚了,如果没有,又要如何从对方身上赢回来。
宁初夏倒了热水出来,刚烧开的水,倒到杯子里还在冒着热气,蒸腾往上,如果没有防备凑过去,都能被热气烫得脸发红。
“妈,没有冷水吗?”王京宇摸了下杯壁,烫得手一缩,“这么烫,根本没法喝。”
一听到这话,王京雅便有些来劲,她翻了个白眼:“有的人就知道考虑自己,怎么不考虑一下妈辛苦不辛苦?你这一大早来,她给你烧水你还不满意?想喝冷水当然可以,自己到楼下去买啊!”
“不是,王京雅,你是不是爱抬杠啊?我就问一句怎么了?妈自己都没不乐意,你是她肚子里蛔虫啊?怎么什么都知道?”
两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
如果外人看见此刻吵架的场景,没准会觉得王京雅站在她这边,在维护她这个当妈的。
其实真相是,她不过是想在宁初夏的面前踩自己哥哥一脚罢了。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