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其他小说 > 李云龙:从长征开启的大帅之路 > 第149章 收编战俘
    二连、三连在强攻主楼,一连控制了除主楼以外的所有营区,并且找到了鬼子关押战俘的营房,将其全部救出。


    指导员杨钦见果然是自己的同志,就兴奋地问道:


    “同志,我是八路军115师的,在忻口会战时受伤被俘虏,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一连见里面也有自己的同志,就大声地回答道:


    “我们是129师新一团的,你们都获救了;


    现在战斗还没有结束,鬼子的援军随时会到。


    凡是八路军还能作战的全部站来,地上有不少鬼子丢弃的装备,协助我等转移战俘兄弟。”


    杨钦之前就是指导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八路军战俘中又以他为主;


    所以很快就集中起70多人,然后带到大门处翻捡死鬼子遗落的装备,多武装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国府军战俘同样很开心,虽然来的是八路军,但毕竟是友军,他们算是脱离了魔窟。


    杨钦等人返回后,就协助一连长编组战俘,将他们临时编成200人一个连,总共6个连,其中第6连只有84人。


    待到编组完成后,一连长才对他们说道:


    “友军的弟兄们,在彻底脱离危险前,希望你们都要听从我的招呼;


    我们营长己经派出人向县城方向警戒,一旦发现鬼子援军就要尽快撤离。


    上千人的队伍,绝对不能乱,明白吗?”


    这事关所有人的安危,所以众人纷纷点头,现在不是摆谱的时候。


    在二连、三连的多路夹击下,鬼子残兵终于消灭干净,三营也付出了30多人伤亡的代价。


    扫清鬼子残敌后,二连、三连的同志就开始打扫战场,只拾取枪支和弹药,顺便给鬼子补刀。


    三营长见战斗己经结束,就留下副营长在外面警戒,他和教导员杜春福也大步走进营区内,他要用雷霆手段收编战俘了。


    三营付出如此大的伤亡救出战俘,可不是当老好人的。


    战俘以暂编连的序列站好队,二连、三连的同志也将缴获的枪支、弹药运了过来,虽然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但也不少。


    鬼子的援军随时会到,时间紧迫,汪德清就首奔主题说道:


    “介绍一下,我是八路军新一团营长汪德清,另一个身份是沁水抗日游击支队长;


    祝贺大家重获新生!”


    众战俘一阵欢呼,这段时间可没少受小鬼子欺凌,先后惨死在鬼子手中的战俘不下200人!


    很多人都以为再也走不出战俘营,所以鬼子极度施压下,至少有600多个战俘准备当伪军。


    现在好了,既不用当伪军出卖祖宗,又不用被送到关外去挖矿,那可是九死一生的活。


    虽然他们暂时不知道八路军的意图,但绝对不会杀他们,大家名义上还是友军。


    汪德清继续说道:


    “不瞒大家说,八路军新一团这个身份是要保密的;


    本来打算以沁水抗日游击支队的名义在周边活动,秘密发展,现在为了救出你们只能暴露实力。


    鬼子即将对平安城发起大扫荡,我们打不过,只能躲出来;


    为了救出你们,我们也牺牲了不少老同志。”


    “明人不说暗话,我们要收编你们,不愿意参加八路军的可以站出来;


    最早最早也要等到打完这场生死大战后,你们才能离开。


    愿意参加八路军一起打鬼子的,发给武器弹药。


    好吧,就这样!”


    这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八路军这是不打算放他们走了;


    现在知道了八路军的秘密,有些腹黑的就在想,如果要站出来离开,搞不好姓汪的灭口。


    在这战俘营内死上几个人连泡沫都不会起,无非乱葬岗多几具尸体。


    刚刚准备站出来的军官又缩了回去,倒是士兵没有他们想得那么复杂,一个中央军上士扯着嗓门说道:


    “八路军长官,留下来打鬼子,管不管饱饭?”


    汪德清见有人打配合了,就大声地说道:


    “当然管饭,我们八路军讲究官兵平等,你也不用叫我长官,叫同志,或者营长同志都可以。


    我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


    上士大声地说道:


    “我这条命是八路军救回来的,既然管饭,那我就跟你们打鬼子了!”


    汪德清大赞一句:


    “好,我代表三营收下你了,你之前是什么兵?”


    “长官——不,营长,我是机枪兵!”


    汪德清咧嘴一笑道:


    “会用歪把子不?”


    “营长,没用过,我可以学。”


    汪德清大吼一声道:


    “一连长,给这会同志发一挺歪把子机枪,以后他就是八路军了!”


    一连长将一挺歪把子交给了上士,乐得他手就没有离开过机枪,他终于也可以上战场杀鬼子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来越多的士兵站了出来,主动要求加入八路军;


    他们很多人其实想得很明白,这里是敌战区,落了单搞不好会被鬼子抓住,还不如跟着八路军走。


    只要管饭,在哪里打鬼子都一样。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再加上八路军确实救了他们的命;


    跟着八路军打鬼子,大不了一命还一命。


    华夏的汉子就这样朴实,越来越多的战俘选择加入了八路,没有表态的只剩下100多人了,且绝大部分是军官。


    汪德清用刀一般的目光扫视了他们一遍,最后说道:


    “加入八路军,还得看自愿,我们不会强求;


    只是出去保密需要,你们还得在八路军的根据地待一年。


    八路军也不会养闲人,要吃饱肚子就自己种地。


    好了,就这么的吧!”


    汪德清感兴趣的是士兵,军官,特别是营以上军官,他还真不太想要,除非是主动加入的。


    “我也跟八路军干了,这一辈子就没有种过地,还不如打鬼子痛快。


    一个中央军少校站出来说来,随着他带了个头,那些之前还端着的中尉、上尉、少校纷纷站了出来。


    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其中有3个上校、5个中校、5个少校、2个上尉。


    汪德清己经无所谓了,这十几个人暂时丢到营部,其他人还是按照之前的临时编制列队。


    解决了战俘的收编问题,汪德清己经不担心县城来的援军了;


    一个县城能派出多少人,两个中队就顶天了,他们现在就是一个大队都不怵。


    汪德清从八路军战俘虏中挑出一部分人补充到主力中,将牺牲同志的空位给补上。


    接着就是打扫战场,物资、棉衣、钢盔之类的全部收集起来,只给鬼子留一条兜裆布;


    最后才是大头,战俘营的补给仓库,200多鬼子的补给和上千战俘平时吃的粮食,加在一起数目可不少。


    一连长进去后一会就兴奋地跑了出来,兴奋地喊道:


    “营长,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