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背上了大铁锅,干起了火头军,他就用薛仁贵来安慰自己。
“干火头军咋了?薛仁贵也是火头军!”
“程瞎子——应该是程团长!
革命只是分工不同,你好好干好你的团长,要是把363团带垮了,老子饶不了你。”
程镇方习惯性地立正表态,突然想起自己才是团长,李云龙现在只是一个伙头兵。
“李团长,私下里你还是叫我程瞎子吧!
这程团长叫得我瘆得慌,你我都是明白人;
你这个伙头军干不了几天,早晚还得官复原职,就当我欠你个人情。”
程镇方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把李云龙撂在伙房干瞪眼;
人话说得很明白了,程瞎子私下喊喊可以,要有第三个人在就得叫程团长。
这事真赖不上程镇方,他只是奉命行事,己经很给老李面子了。
李云龙其实并没生气,他就是闹闹情绪,发泄发泄心中不满。
这几天全团的干部都绕着他走,就是怕他骂,没人把他当伙头兵。
现在西方面军乱得很,他躲在炊事班未尝不是好事,谁会跟一个烧火做饭的老兵一般见识?
现在躲在炊事班对李云龙来说是福不是祸,活到抗战就是最大的造化;
新一团也好,772团也罢,李云龙不在乎,他有信心改写自己未来的命运。
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后,李云龙就在炊事班老实当起了火头兵;
每天埋锅造饭,背锅行军,倒是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在表面上统一了内部矛盾后,红军继续执行北进的战略,但还是在张特力的胡搅蛮缠下留下了一个大的隐患。
即红一、西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集结北上,给了张特力搞分裂的空间。
左路军由一方面军的红五、九军团和西方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组成;
右路军由一方面军的红一、红三军团、军委纵队和西方面军的第西、第三十军组成,中央随右路军行动。
张特力选择了跟左路军行动,这就为日后左路军突然南下埋下了隐患。
363团所在的30军属于右路军,随中央北上,这对李云龙来说是个好消息;
珍爱生命,远离张特力!
红军终于要过草地了!
363团在昭化城休整期间筹集了大量的物资,特别是准备了大量的肉干和药品;
棉衣更是人手一件,这都是顺利走出草地的物资保障。
出发前,363团召开了一次党委会,程镇方提议将会议地点设在炊事班,政委陈世杰难得的没有反对。
于是李云龙又见到了程镇方、陈世杰等几个团中大佬,就在李云龙屁颠屁颠给他们端茶倒水时,程镇方说话了:
“老团长,今天这里没外人;
炊事班是你的一亩三分地,我们来了也得归你管。
陈世杰也主动把他拉了进来,几个人围坐一圈,没有主次;
炊事班长非常有眼力的带着其他同志离开了伙房,会议的内容不是他们能听的。
至于李云龙,没人把他当伙头兵;
政委见了他都是赔着笑脸,副团长、参谋长、营长都毕恭毕敬的站着,给他让座。
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包括李云龙自己,他只是客气了一下就坐在了主位上。
程镇方率先说道: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部队马上要随中央红军北上,首要任务就是过草地!
我们团负责断后,茫茫草原,几百里无人烟;
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困难可想而知。
断后更困难,能吃的都被前面部队吃完了,还得收容掉队人员。
军部要求我们,绝对不能丢下一个掉队人员,有我们吃的,就得有掉队人员吃的!”
“老团长,接到命令后,我和陈政委都没有头绪,此事还得听听你的意见。”
其他人纷纷点头,都一脸期待地望向李云龙,陈世杰表情复杂。
今天的事有些违背组织原则,他又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
但任务更重要,363团需要李云龙!
将党委会放到炊事班开也是他提出来的,这是一种变通。
李云龙的团长是被撸了,但他在党委的职务还在;
不知道是不是上级疏忽,反正命令上没有撤销他副书记一职。
陈世杰也早就发现了,但他并没有向上级反映;
李云龙的副书记一职也保留着,所以把他纳入会议也不算违反组织原则。
李云龙也没有矫情,组织需要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贡献力量;
况且事关无数指战员的生命安全,容不得他摆谱。
“同志们,过草地最大的困难就是物资保障,从现在开始就要减少口粮配给,每人每日先减少三成。
肉干类便于携带的粮食先留着,关键时刻一块肉干就能救活一条命!
行军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照应,不得单独行动。
每个小组都要携带一根麻绳,每个排准备一块门板,过沼泽地时用得上。
另外尽可能多的收集斗笠蓑衣,一定要做到人手一件;
草地上天气变化无常,一旦淋湿衣服,很容易引发疾病。
要教育好同志们,尽量不要喝生水,陷进沼泽地后不要挣扎;
要把身子躺下来,增大接触面积,等待其他战友用绳子拽出来。
门板浮力大,可以辅助渡过沼泽”
李云龙将后世总结的一些过草地危险都说了一遍,归结起来就是五大困难;
一是无处不在的沼泽地,二是天气变化无常,三是渡河,西是粮食短缺,五是各类疾病。
另外还有杂七杂八的小困难都需要克服,草地的长有500多里,宽有300多里;
海拔在3500米以上,到处都是沼泽和毒水,河流、水坑遍布,李云龙总结的只是一小部分,远比他们想象的恐怖。
众人的神色变得异常严峻,他们作为断后部队,遭遇的困难和凶险只会加倍。
针对李云龙提出的困难,众人群策群力,纷纷提出解决方案,陈世杰逐条记录在册。
距离出发只剩下三天,他们还有查缺补漏的时间,多一点准备,就会少付出牺牲,每个战士的生命都是革命的力量。
陈世杰最后说道:
“同志们,中央和军部将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团;
我们不仅保证自身安全,还不能丢下一个掉队的同志!”
“所有的粮食、药品、物资都要紧着掉队的同志,要把他们都带出草地;
这是我后卫团不可推卸的责任,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众人齐心高呼“有”,363团的思想高度统一起来,接下来就是抓落实。
众人离开前,程镇方对李云龙说道:
“老团长,要不要安排人跟你轮流背铁锅?
这玩意重着呢,几百里地——”
李云龙大手一挥,下起了逐客令:
“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