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们从未喝过的烈酒。


    令人毕生难忘!


    一众戍卒一边说着,进了军营。


    交完差事,便可以自由活动了。


    石彤听着众人的话语,心里在想,这些武夫肯定是在吹牛皮。


    就像老刀子,喝点酒后,就喜欢瞎胡吹。


    说他年轻的时候,摸过乡里一个地主家小妾的屁股。


    那小娘子非但没生气,还对他抛媚眼。


    说什么,当时就把那娘们拖到小树林里就地正法了!


    石彤当时就想,光天化日,还敢杀人?


    你老刀子,牛皮吹上天了吧!


    “小石头,今天好好教你几招,看好了……”


    巡逻队解散后。


    老刀子把石彤带到一处僻静空地,准备教他刀法。


    ……


    远在京城的小皇帝。


    却是不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了边塞百姓的耳中。


    此时。


    他正在上善殿接见回京的总管或刺史。


    地方大员一般都是等过完年才回京述职。


    “臣参见陛下,给您拜个晚年!”


    来人正是去年上任的并州总管高颎。


    他接替的是申国公李穆的位置,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历史上。


    他是隋文帝杨坚最为信任的智囊。


    “爱卿免礼!”


    “平身!”


    见礼后,宇文衍示意其入坐。


    听他汇报担任并州总管后的工作情况。


    高颎上任后。


    面临最大困难,就是并州一众地方官员对其能力的质疑。


    毕竟。


    他以前名声不显,只是凭灭齐之战拜为开府。


    而且,他家也不是关陇贵族。


    父亲高宾是从北齐投奔大周的。


    被八大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引为僚佐。


    历史上,独孤伽罗作为独孤信的女儿。


    在其父亲被宇文护害死后,为杨坚拉拢高家也就不奇怪了。


    能够被称为智囊。


    说明他的智商和谋略,都是顶呱呱的。


    只是略施手段,便把一众手下收拾得服服贴贴。


    到目前为止。


    并州的驿站改造和修建,已经完工近九成。


    各郡治所的“大周钱庄”已经竣工。


    各县的钱庄,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开荒垦田,作为朝廷重大决策,在并州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等其述职后返回并州。


    重点就是紧抓春耕、春播的农事了。


    高颎所说,和代王宇文达传回的消息是一致的。


    小皇帝相信。


    他们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打马虎眼。


    “朕果真没有看错,爱卿刚上任,便能把一州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谢陛下,都是皇恩浩荡,才有颎的今天!”


    高颎俯首躬身,诚意拳拳。


    以其家世,要不是小皇帝提他一把,有可能一辈子都难以登堂入室。


    他也感激小皇帝,没有因杨坚之事牵连高家。


    毕竟。


    高家以前因独孤家的关系,和杨府走得比较近。


    “并州紧临北地,乃战略要冲,不容有失!”


    “突厥年内恐有变故,爱卿须紧盯大漠草原,重军事,守要塞,外松内紧……”


    “一旦北狄南侵,必当雷霆一击,直捣塞外,打痛这些白眼狼!”


    宇文衍指着疆域图上北边区域,凛声说道。


    突厥有变?


    高颎不知道小皇帝为何有此判断?


    不过。


    想到大周使团正在突厥王庭,也就了然了。


    “陛下放心!”


    “臣一定勤练军事,紧守要塞,屯粮备战。”


    高颎精通谋略,深谙军事。


    宇文衍提醒之后,他便开始想如何联合周边各州,进行调兵遣将。


    ……


    第二天。


    相州总管宇文招进宫了。


    “臣参见陛下!”


    “皇叔公免礼!”


    宇文衍表现出了足够的亲近,让其平身,赐座。


    相州治所邺城,是原北齐都城。


    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政权在这里建都。


    历经一百多年。


    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


    有“六朝故都”之称!


    正因为是北齐旧都,故而对于大周来说极为重要。


    朝堂之上。


    也有声音表示,要把邺城夷为平地。


    以消除旧朝皇权象征。


    被宇文衍断然否决了。


    他绝不会像杨坚一样短视。


    难道你把邺城毁掉,就能抹除之前政权存在的事实?


    无疑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宇文招作为亲王。


    接替蜀国公尉迟迥相州总管的位置。


    比起高颎来,就要顺利得多,治下官员没有不服气的。


    要说地位。


    王爷肯定比蜀国公要高,只是威望不如而已。


    赵王上任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和军务。


    全力执行朝廷推行的策令。


    不论是驿站改造,钱庄建设,还是开荒垦田,减免赋税等。


    都得到了很好地落实,政绩斐然。


    “皇叔公,相州之地,农业固然重要,但手工业同样不容忽视……”


    “丝织,瓷窑,炼铁等,地方官府应当大力扶持发展。”


    宇文衍想要大力发展商品贸易,开征商税。


    那么朝廷对各州手工业的重视程度,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


    只有提高手工业水平,才能制作出更多精美的商品。


    才能为商贸活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


    宇文衍还特地制定了一份,促进手工业发展的策令。


    包含提高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鼓励技术革新,技艺传扬。


    一旦有发明、创造性的事物出现,官方都会予以奖励。


    策令将发放给各级地方官府,全国统一执行。


    “臣谨遵陛下旨意!”


    宇文招愣愣地看着手中这份策令。


    不明白年仅九岁的侄孙皇帝,到底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从古至今。


    商人和手工业者,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奇淫技巧。


    社会地位低下,不被贵族士大夫们认可。


    宇文衍认为。


    这是封建社会既得利益的士大夫阶层,对于其他阶层的刻意打压。


    他们垄断教育资源,独占官场晋升渠道。


    为了自身的特权和利益,极力打压其他阶层。


    让他们永远处于社会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宇文招显然不会去想这些。


    他只要维护宇文皇室的统治地位,便能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


    在其内心。


    对于小皇帝任命他为相州总管。


    迟迟不把自己女儿送往突厥,心存感激。


    这个侄孙皇帝虽然年纪不大。


    但却比侄子宇文赟要靠谱许多。


    国有明主,又是自家人。


    每位王爷,都在想要为大周做点什么!


    这也就不奇怪。


    以宇文招为首的这些亲王,为什么责任感爆棚了!


    改革官制后。


    就算启用这些王爷,也不可能再像宇文护那般,一人独揽朝政。


    至少,风险已经大为降低。


    这也是宇文衍敢于用他们的底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