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众臣听了小皇帝的话,都有些动容。


    这样的感觉在宣帝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


    望着这幅疆域图,心中不由升起了一腔热血之情。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极有可能在他们的手上,再次实现华夏民族的大统一。


    “陛下,之前发布招募令,已经有数百人来到了京城,您看要怎么安排?”


    中书令颜之仪看着皇帝说道。


    “数百人?”


    “来了这么多么!”


    宇文衍原本想着,有那么十几个人来就不错了。


    “是的,已经确认过了,没有滥竽充数者。”


    “那就好,明天朕在国子监见见他们。”


    这些都是做学问的人,当然放在国子监最为合适。


    “是,陛下,臣会让人准备好。”


    当下宇文衍最为看重的还是农业生产。


    吃饱肚子,不论什么时代都是第一要务。


    小皇帝点头,话锋一转,说起了刑罚律法。


    “诸位爱卿,朕观大周之刑律,多而杂,不规范者居多。”


    “且多酷刑,使得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大周有“大律”,“刑经圣制”等刑律。


    周武帝掌权后,又制定颁布了《刑书要制》。


    但,其中有很多严酷的条律。


    比如持杖盗物,价值一匹以上者,就要处以死刑。


    此外。


    还有枭首、车裂、五马分尸等残酷的刑罚。


    这种单纯维护君主集权的律法,在战乱的年代或许有其特定的作用。


    但当社会安定,国家统一之后。


    严酷的律法便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改革成了必然趋势。


    历史上,杨坚篡周立隋后。


    就在武帝颁布的《刑书要制》基础上,令朝臣制定了《开皇律》。


    “陛下慧眼如炬,悲悯圣心,刑律关乎国本,的确不可不察。”


    韦孝宽作为朝中老臣,对于大周的律法再清楚不过。


    “律法事大,当集思广益,兼顾大众为好。”


    李穆也是老资格了。


    “这是朕对于刑律的一些设想,大家都看看……”


    墨言随即把一个个册子递到众臣手上。


    大佬们仔细观看,殿内一时安静下来。


    盏茶功夫后。


    “陛下,您提出的五级量刑,臣以为甚妙……”


    刑部尚书宇文椿率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小皇帝建议废除枭首、车裂、分尸等酷刑。


    提出笞刑、杖刑、拘役、徒刑、死刑,五个等级的刑罚。


    每一级又细分不同程度的处罚力度。


    “陛下所言人道主义着实新颖。”


    “还有公平、正义……”


    “不能屈打成招,臣以为极具意义……”


    ……


    各部大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小皇帝的提出的刑律准则很是赞同。


    在维护统治集权的基础上,兼顾了一定程度的人权及公平性。


    不得不说,在律法和官制这两个方面。


    隋朝实行的“开皇律”和“三省六部制”都是集前人智慧于大成的杰作。


    对后世朝代,甚至所有周边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小皇帝提出的律法和官制,则更为完善与先进。


    经过一番讨论。


    朝廷决定编纂一部新的律法——《大周律》


    “那就由刑部、大理寺牵头,朝廷各部配合,文武百官积极参与,着手编制这部全新的律法。”


    “陛下圣明!”


    顺利形成决议,宇文衍很开心。


    因为当前这个以他为核心的大周领导班子,思想统一,执行力一流。


    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决策上,没有人跳出来唱反调。


    随后。


    宇文衍又大招。


    提出府兵制“兵农合一”的设想。


    当下的府兵,只要入伍就连同家眷划为军籍,集中安置于某地。


    以军坊、民团的形式存在。


    兵农合一,则是把所有军户编为民户,不再单设军籍。


    在各国各州设立军府,归十二卫统领。


    军府负责府兵的选拔和训练。


    如此。


    军府既是军事单位,也是一所军事训练学院。


    平时只负责管理府兵的户籍和训练,没有统领权和战时指挥权。


    战时,由皇帝指派行军大元帅统率出征。


    战争结束,将归于朝,兵散于府。


    没有战争的时候,各州军府的府兵则在家务农,农闲时练兵。


    每年,完成京师护卫和戍卫边防的上番任务即可。


    宇文衍这是要彻底放开兵源的限制。


    不再局限于富农以上的子弟才能入伍。


    凡是均田制下的百姓人家,只要通过军府选拔,便可成为府兵。


    一人当兵,免除其本人赋税,家人也能享受一定的减免。


    不但能减轻全家负担,还有可能出人头地。


    无疑给了底层百姓一个翻身的机会。


    有了诸多好处,就算明知有可能丧命,也会削尖了脑袋往里挤。


    如此,大周哪怕坐拥百万雄兵,也不是不可能。


    ……


    韦孝宽、李穆、王轨这些带兵老将,一听便品出了“兵农合一”的好处。


    也就是说。


    只要均田制能够实行下去,大周就不怕没有兵源。


    自从周武帝把十二卫的军权收归中央,执掌于皇帝一人之手。


    任何柱国、府兵将军,就不能拥有私兵了。


    因此。


    诸位大佬对于宇文衍提出的“兵农合一”,也没必要反对。


    何况,小皇帝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周的强大。


    国家强大了。


    他们这些贵族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清楚得很。


    众臣一致决定,全力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改革!


    待诏命正式发出后。


    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州军府,就会雨后春笋般起来。


    ……


    “诸位爱卿,对府中的番邦小娘子可还满意啊……”


    谈完正事。


    小皇帝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看向各位大佬坏笑道。


    “陛下,老臣和申国公都是尿尿都淋脚背的年纪了,就不发表看法了吧……”


    韦孝宽和李穆面色如常。


    也不知以前赏赐的小娘子,他们到底品尝过没有?


    其他人却是嘿嘿直笑,发出男人都懂的嘎笑声。


    “回陛下,您还别说,这番邦小娘子就是带劲。”


    “中,中啊……”


    “嘿嘿……”


    说话的是十八岁的酆王宇文贞。


    这小子正是一夜八次郎的年纪。


    一边说着,脸上露出了极其浪荡的笑容。


    他的兄长宇文贤见状,恨不得上前揪起他耳朵痛骂一顿。


    宇文贞不以为意,还对其轻扬下巴。


    “喜欢那朕再赏你几个便是……”


    “谢陛下!”


    宇文贞没想到不要脸的实话实说,竟然换来皇帝的赏赐。


    顿时乐开了花,一脸得瑟地看向其他人。


    “这个嘛,臣以为舍弟所说,确有几分道理……”


    “哈哈……”


    宇文贤话音刚落,全场哄堂大笑。


    这个做兄长的,之前还一本正经,嫌老弟丢人。


    见他得到赏赐后,马上就转变了态度。


    其他人也是纷纷表示赞同。


    顿时,个个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把番邦小娘子吹上了天。


    什么小巧玲珑,盈盈一握……


    什么歌声嘹亮,闻之亢奋……


    什么仪态妖娆,秋波似水……


    ……


    宇文善、宇文椿、于翼、王轨、乐运、颜之仪等人极尽溢美之词。


    “这个,陛下,老臣和郧国公练习太极拳后,感觉身子骨比以前健朗了许多……”


    “哈哈……”


    李穆和韦孝宽见一众后辈妙嘴生花,全都得到皇帝的赏赐。


    相视一眼后,由李穆出言。


    表示他们身体倍棒,老当益壮,仍有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实力……


    宇文衍听后也是乐得不行。


    都是好臣子啊!


    不是随便的人,随便起来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