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 > 第591章 回乡4
    两万块钱快赶上全村人一年的收入了,在这个年代绝对不算少了。再多杨山担心把村里人吓着,或者让他们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三蛋,你给的太多了,这么多钱在咱这里根本花不出去。”


    等人走后,杨大显得忧心忡忡。


    “那就看谢村长他们怎么花了。要是他们真的按照我的意思去建砖厂,那真的不算多,工钱也不少呢。”


    “悬,我觉得他们可能用在别的地方,或者干脆直接给村里人分了。”杨二摇摇头。


    谢村长人品不错,杨二倒不觉得几个村干部会私下里吞掉这笔钱。


    “分就分了呗,又不是咱分的,以后有人后悔了,也和咱没关系。既然你们两人都不想挑头干这事儿,那就彻底别掺和,免得到时候咱们家花钱落埋怨。”


    杨大琢磨了一下,觉得杨山说的有些道理,有道是富在深山有远亲,少掺也能少一些烦扰。


    杨二低声问,“老三,你到底有多少钱?”


    “够给全盟的人每人发一百块钱了。“杨山随口说。


    恩,这是零花钱。


    杨二张开嘴顿了顿,“你呀,果然是你亲老子的儿子,地皮刮得够狠。”


    没见过工业化大生产的二哥,认为只有死命刮地皮,才能积累出如此巨大的财富的。


    杨大用烟锅子打了他一下,“闭嘴,要刮也没在咱这里刮。你可不能把这事儿说出去,否则咱们就得背井离乡了。”


    是啊,要是人人都知道杨家出了这么个有钱人,绝对会被扰得鸡犬不宁。


    “知道,知道,我又不是傻子。”


    “这儿也没啥好的。要是你们不愿待了,想去哪儿去哪儿,我帮你们办。”杨山对这个村子感情不深,甚至可以说,除了家人,他对这里感到很陌生。


    “总是待习惯了。”


    杨二跟着点点头,他的脑子更活泛些,可还是觉得这里住着好,“等以后我们老了,大不了去镇子上住。”


    “那也行,你们自己决定。反正还是那句话,保重身体,好日子还在后边呢。”


    杨二随即想到一件事儿,“老三,你这么有本事了,能帮我办个事儿不?”


    “恩,行。啥事儿?”


    “你大侄女在乌海那边待得不舒服,写了好几次信说想调回来。我也想让她离我近点儿,你认识上边的人么?能不能走走关系?”


    “认识,过两天我就去办。”


    这有啥难的,调动到京城都不是难事。


    这姑娘可够没出息的,乌海的条件明显比这边好。当然,十多年后,这边也不会差。


    杨山也无所谓,他就没指望小辈儿会有啥出息,包括他自己的孩子,活得高兴舒服就行呗。


    既然杨大、杨二不愿意进城住,那就继续住村里吧,有杨山在背后站着,他们也不会被村里人欺负。等过些年岁数大了,杨山再把他们接出来。村里的医疗保障条件还是太差了,万一出点儿啥事儿,有钱都没用。


    等天气暖和了,倒是可以接他们来京城逛游几天,一辈子没出过几天远门,不到外边看看,多亏得慌啊!


    杨山在村里待了五天。临走之前在老羊倌儿的坟头上磕了几个头。


    两个吉普车上的东西都留下了,除了吃食,还有一些衣物和应急药品。


    杨山还与杨大商量,要不要让杨月出去上两年学,见见世面,哪怕是去盟里的学校再读几年呢。这姑娘十九岁了,看起来不大精明,杨山担心她以后有婆家了受欺负。


    ......


    回返的路线杨山并没让车直接去包头,而是去了趟盟里。


    盟政府所在地离村子不近,在西边差不多100公里。


    这座城市也不大,估摸着有个10万人的规模,和北河那边的县城差不多。


    在政府招待所大院的门口,杨山见到了等他的人。


    “老板,你可算来了,这地方可真冷。”


    “比你老家还冷?”


    “那可不,山东哪有这么冷的地方,脚后跟都能冻掉。”直肠子不停的跺着脚。


    “事儿办好了?”


    “我办事儿,你放心。再说了,送钱的事情还能办不好?”


    直肠子以港商的身份接触这里的政府主管,商量捐助事宜,已经在这周围考察了不少日子。


    “具体怎么说的?”


    “走走,先去食堂,这里的手扒羊肉特别香,奶茶也不错。”直肠子还有点回味无穷。


    坐了一上午的车,杨山还真有点饿了。


    “这边比我想象的情况要好,不是坐地吃土的穷样子。前几年和小日子国企业合资,建了个毛纺厂。销量一直不错,赚了不少外汇。前几天参观过那个厂子,羊绒制品真的不错,我还买了好几十件,准备拿回去送人。”


    “帮我也买一些。”


    “好嘞。”直肠子领着杨山找了个角落坐下,顺手把身边的炉子捅了捅,“我已经和这边的政府签了协议,捐款一千万人民币,用来改善这里的交通环境。嗯,以越同投资的名义,资金会在年后到账。”


    “他们领导愿意接受协议条件?”杨山问道。


    “哪儿还有不愿意的道理。咱们什么都不图。”直肠子咧咧嘴,“不过,咱们不在这里留人的话,估计他们不会按照协议把这笔款子全投在道路建设上。”


    “无所谓,这里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呢,政府当然不会老老实实的按照协议专款专用,能有一半用在点儿上就不错了。”


    “那倒也是。即便是500万,也够把省道翻新一遍的了,我在这里跑了快一个月,除了小部分国道,其他都是砂石路。”


    “要想富先修路。”杨山想了想,“你再辛苦辛苦,去一趟我家的那个旗,就说咱们赞助一套新的水泥生产设备,用来生产能够满足铺路要求的水泥。到时候从县道到乡道,全都给我硬化。和他们说,越同投资每年会以硬化路面的公里数按照造价的1.5倍和他们结钱。”


    直肠子噗嗤笑了,“老板,你可真是狗大户,水泥路的建造成本不比沥青路低,即便是低标准的县道,我估计每公里的造价也要好几万,算下来又是1000多万扔出去了,比那个旗两年的财政收入都高。”


    “哼,回趟老家被颠个半死,下次我可不想受这个罪!”


    喜欢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