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有机会去国外,把真品换回来不就得了?! 这也不算白折腾嘛,她随手想拿起一件瓷器放到空间里面。 打算好好研究研究,再跟资料仔细对比下细节什么的。 结果,就在她手碰上那件瓷器的一瞬间。 它忽然化作了灰烬! 从楚恬手指缝里四散落下! 楚恬顿时就懵住了,整个人都定在了原地! 这是什么情况?! 这也太反人类了吧?! 开什么玩笑?! 难道赝品不像文物那么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滔了?! 那也不至于,不到一秒,就化作了灰烬啊?! 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她不信邪的,又拿起一件文物。 跟刚才如出一辙,诡异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将所有之前打开的箱子,里面的东西都摩搜了一遍。 无一幸免,里面的文物,全都化作了灰烬尘埃! 又跑到远处,将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楚恬都顾不上多看一眼,直接上手触摸。 望着散落了一箱子底的灰烬,楚恬的表情一言难尽! 她感觉自己好像被人耍了般的难受和憋屈!!! 今天就头铁到底了! 她将此处几十平米内的所有箱子,全部都打开验证,奇迹并没有发生! 明明打开的时候,看着里面都是大宝贝,一碰就烟消云散了。 跟海市蜃楼似的,这真是离了个大谱了! 她向后面走去,打算看看那边最后一处箱子里有啥? 如果还是一无所获,她得赶紧想办法出去了,在这破地方浪费太多的时间了! 还大喜大悲的被玩弄了感情,真是草蛋的鬼地方! 电棒随意一扫,楚恬顿了下,又慢慢的挪了回去。 就看到一具骷髅?! 楚恬:“!!!” 什么情况?! 她差点尖叫出声! 好家伙,这里原来有人啊! 不过看上去,对方已经死了好多年头的样子。 平复了一下砰砰乱跳的心脏,猜测这具骸骨的身份,对方不会是这些文物古玩的主人吧?! 或者跟她一样也是探宝者?! 她心里早就感觉这个地下室中室,并不是一个普通大户人家能够拥有的。 这里边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鬼宅已经更新换代多次房主了,也无从考证。 难道这个地下室中室,是陵墓? 文物古董都是陪葬品? 看着骸骨,很快她就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总不能陵墓的主人连个棺椁都没有吧? 犹豫再三,楚恬还是鼓起勇气,一步步走了过去。 骸骨躺在两个并在一起的箱子上,从穿着和身高判断,对方应该是个民国时期的男子。 他手边的箱子上有一封信,以及一面古朴的小镜子。 楚恬从空间找出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带上,才拿起信看了起来。 ………… 同志你好,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 但这并不算什么,我的命一文不值,此生能够保住这些文物,已经是我最大的赎罪了。 如果当初我不引狼入室,后面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隔着薄脆的信纸,终于知道了真假聂家义的真相! 骸骨的主人,就是真正的聂家义本尊,而被和尚用匕首捅死的聂主任,原名叫池内宏。 两个人的纠葛要从1931年说起。 学习成绩优异的聂家义,受到新思潮、新思想的影响和启迪,每天都纠集同学为民请命。 他父母很是无奈,向学校求助,正好有一个半自费半公费的留学名额。 聂父作为富户,自然不缺钱,他直接给儿子报的自费,将另一个名额让给了有需要的人。 就这样聂家义被打包送上了,前往霓虹国的邮轮。 到霓虹国的京东大学深造。 他挥别父母家人,踌躇满志,励志学习新文化、新技术报效祖国。 这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认识,导致他一家悲剧发生的宿命之人——池内宏! 聂家义在留学生的帮助指导下,磕磕碰碰的融入了学校生活。 但最近他发现自己总是被人认错,往往走走路就被人拍住了肩膀。 一次两次没什么,次数多了他也很烦。 他跟相熟的华国同学询问,“陈同学,学校里是不是有人跟我长的相像啊?” 对方仔细辨认了下,点点头,“你不说我还没发现。 你确实跟学校里的一个考古系的同学,有三四分相像。 不过,只是乍一看去像而已,仔细看的话,并不如何像。 那个人的右边脸颊上有颗痣,我觉得你们很好辨认。” 聂家义这才有些释然,以后不等别人说啥,他直接说认错人了。 彼时的假聂主任,池内宏还是一个考古系的毛头小子,他以到华国挖掘重宝,献给天黄为荣! 早在很多年前霓虹国,就以考古学习为名,到华国盗挖文物。 所以,霓虹国的考古学生,都梦想着跟着老师到华国一展身手! 在图书馆,聂家义跟着结实的华国前辈,请教学习霓虹语。 池内宏对华国文化很感兴趣,通过这些结识的华国同学,认识了跟他有几分相像的聂家义。 聂家义第一次见除了兄弟姐妹之外,跟自己有几分像的人,还是觉得很惊奇。 池内宏同样如此,他听朋友说起的时候,根本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真的有两三分像。 聂家义从小家境生活优渥,对文物、古迹、典藏知之甚详。 池内宏以帮助聂家义学习霓虹语为名,很快跟聂家义成为了朋友。 从他这了解了很多华国历史文化和古董文物的信息。 聂家义一时也将对方引为知己,两个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池内宏还帮他解决了几次麻烦,如房东的苛待,同学的瞧不起,黑帮的为难等等。 聂家义为了表示感激,将华国朝代更替,皇家、贵族等墓室陪葬品规格等,都当故事说给了对方听。 池内宏感慨华国的地大物博,一时心驰神往,“要是能够到家义的家乡,看看就好了!” 聂家义拍着胸脯,朗声笑道:“必当扫榻相迎,静候池内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