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安抚的轻拍,让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就像决了堤。 甚至像小孩子一样,还打起了哭嗝。 他在姐姐眼里,好像本身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子…… “小寒,都过去了,没有人能再伤害你了。”楚恬低声说。 为了让他对这件事释怀,她将隔壁桌的报纸接过来读一遍。 楚寒见状擦干眼泪,眼巴巴的看着。 她让他自己读,有不会的字可以问。 见他看的认认真真,时不时地询问生字,她都一一答了。 等隔壁桌的两个人吃完饭,楚寒已经磕磕巴巴的读完了一遍报纸。 把报纸还给了他们,她带着楚寒到报摊买了一份报纸。 还见到有晨报、晚报、人民报…… 楚恬索性一样买了一份,帮楚寒认认字也是好的。 看着楚寒抱着好几份报纸,爱不释手的样子,她就知道这报纸买对了。 正好不远处有个新华书店,楚恬花了三毛八分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 打算让楚寒回去自食其力。 手里拿着报纸和崭新的字典,回到家里,楚寒将在废品收购站搜罗来的书和邮票往桌子上一放。 就迫不及待的跟楚恬打一声招呼,钻回屋子里,一门心思的读起了报纸认起字来。 楚恬见他风一样的刮回了自己屋子,无奈的摇摇头。 几十秒钟后,又风一样的刮了回来,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姐,这个怎么用呀?” 她接过字典,将之前咽下去的话,说了一遍,仔细讲了其用法。 “谢谢姐,这下我知道了。”楚寒认真记下来,不好意思的笑笑。 “你有一颗向学的心,姐姐很欣慰和高兴,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去吧。”楚恬提醒一句,就随他去了。 “知道了姐姐。”楚寒一边应着一边快步回房了。 楚恬将楚寒在废品收购站得到的战利品,收到空间里。 感觉精神也有些疲惫,昨晚在空间做了“好几天”的衣服,又忙碌了一上午,确实累了。 她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回屋歇了一个午觉。 睡之前她想,过几天就是吴厂长他们再交货的时候了,她在举报信里将这个消息都透露了。 不知道几天后再去轴承厂,那边会是什么光景? 不知不觉睡着了,再醒来后楚恬觉得神清气爽。 她觉得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做,索性进了空间,用缝纫机将要给楚妈妈、楚爸爸的被子褥子都做了。 做好被褥,又做棉袄棉裤等,都是按照均码做的,这个年代的人普遍都瘦,应该能合身。 实在不合身,到时候再加就是了。 做好这些又开始将小楚恬的破旧衣服拿出来,往被子、褥子、棉袄、棉裤上缝补丁。 至于她和楚寒,就没有必要这样了,弄得太寒酸,怕有的人,不懂眉高眼低,看人下菜碟。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在哪里都是普遍现象。 所以她直接给楚寒做了一套棉袄棉裤,两套秋装,两套冬装等。 至于自己,象征性的做了外面的衣服。 冬天她打算里面穿羽绒裤、羽绒马甲什么的,所以给这些衣服都做了一个皮子遮掩。 做好这些准备,才出了空间。 该买的都差不多了,今天又进账了一笔,楚恬打算去买些东西,走之前赠送给帮助过小楚恬的好心人。 第二天楚恬以为楚寒会一直废寝忘食的看报纸,看书认字。 没想到他早上起来见楚恬要出门,也跟着出来,还打算去逛废品收购站。 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帮姐姐搜集邮票什么的。 楚恬当然欣然应允,这样劳逸结合挺好的。 再一个楚寒的运气确实好,总会寻得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接下来两天,姐弟俩把京城大小废品收购站跑遍了,当然也是收获满满。 楚恬置办乡下要用的东西,也置办的差不多了。 剩下一些日常所需的零碎,到时候随买随用就行了。 这一天,楚恬算着时间,感觉应该差不多了,轴承厂那边应该要收网了。 她一早起来嘱咐楚寒在家收拾东西,看好门户,就出门了。 到了郊区,路过曲老师家的时候,楚恬想到曾经受过她诸多恩惠。 她走到无人的胡同,从空间内拿出一个背筐,往曲老师家走去。 因为还是在暑假中,曲老师正好在家里。 她见楚恬来看望,高兴的把人迎进门。 “你人来了看老师一眼就行,还拿什么东西,一会走的时候,都给我拿回去啊。”曲老师见楚恬放下筐子。 从里面拿出二斤猪肉,五斤米,五斤面,二斤红糖,一斤桃酥,一斤槽子糕,还有一罐奶粉。 奶粉是刚才楚恬后加进去的,进门后她看见小孩的拨浪鼓,知道应该是曲老师的儿媳妇刚生产完不久。 “老师,您就收下吧,我马上就要去下乡了,您就让我全了这份师生情吧。”楚恬笑着把奶粉罐放在桌子上,拿起筐子就往外走。 “你这孩子……”曲老师还想再说什么,没料到楚恬放下东西就走。 她拿着最贵的奶粉急忙追了出去,巷子里哪里还有半个影子。 拿着奶粉罐回到屋里,碰见来看媳妇的亲家母。 “真买了奶粉回来了? 老曲啊,把女儿嫁到你们家,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 你真是把儿媳妇,当亲闺女疼的人啊。” 亲家母真情实意的竖起一个大拇指。 女儿没有奶水,她心里急得慌,弄了条鲫鱼来给女儿下奶,心里就怕婆家说三道四。 没想到这亲家婆婆不仅不说啥,还马上去买了奶粉,不仅不责怪她女儿,外孙也能吃饱肚子了。 她目光一扫,见桌子上还有不少吃的,心里这下是真是更感动了。 一拍大腿,“老曲啊,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我女儿嫁到你们家真是掉进福窝了。” 曲老师:“……” 对于原本有些挑剔的亲家母,突然的转变,曲老师有些不自在道:“这都是我们家应该做的。 亲家母啊,先把奶粉拿过去给孩子冲点喝吧。 我去给你们做点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