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距离六大军团出征,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了。


    自从六大军团,出征七八天后。


    那些路途较近的,已经有捷报传来。


    而这几天,六大军团,更是捷报频传。


    尤其是关羽的青龙军,因为青州黄巾军,在圣女张宁的带领下。


    已经全部投降,因此,关羽也是六大军团中。


    第一个平定了一州的军团。


    这些天,荀彧等人,为了各地的官员,可是绞尽了脑袋。


    现在,吏部还在民间,源源不断的选拔官员。


    以前的那些官员,现在根本就不够用的。


    若不是文官方面跟不上,此时的关羽,都要班师回朝了。


    今日,是刘辩召集群臣,召开大朝会的日子。


    一大早,群臣们就在朝会大殿之外聚集了起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


    各地传来的捷报,现在,整个天下估计都知道了。


    “陛下有旨,百官入朝!”


    就在众人议论之时,太监总管李良成,来到了朝会大殿之外。


    对着众人,高声喊道。


    等众人入殿,一套流程走完之后,李良成才高声呼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等李良成话音落下,吏部尚书荀彧,当即就出列,对着刘辩高声说道:


    “陛下,臣吏部尚书荀彧,有本要奏!”


    “准奏!”


    只见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刘辩,扫了荀彧一眼,威声说道。


    “陛下,随着目前,咱们攻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现在,各地的底层官员,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臣和诸位大人,已经将能想到的人才,全部都用了。”


    “现在,还是缺少人才!”


    “此事,还请陛下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荀彧对着刘辩,沉声说道。


    闻言,刘辩也是露出了了然之色。


    原来,荀彧竟是为了此事发愁。


    当即,刘辩也是对着群臣问道:


    “诸位爱卿,对于荀彧尚书所言,你们可有对策?”


    群臣闻言,相互对了一眼。


    随后,作为内阁大臣的杨彪出列,对着刘辩躬身抱拳说道:


    “启奏陛下,我朝廷选拔官员,用的乃是举孝廉之策。”


    “选拔出来的官员,也大多都世家大族的子弟。”


    “如今,自从陛下收回了世家大族的多余田地之后,那些反抗者,皆是被铲除。”


    “现如今,那些顺从了朝廷政策的世家,家中的子弟,也基本上都用了。”


    “如今,老臣也是和诸位大人商议过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收服那些诸侯手下的文士,由他们来担任地方的官员!”


    杨彪对着刘辩和群臣,将他的办法,说了出来。


    闻言,刘辩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用手指敲击着坐下龙椅,沉思起来。


    群臣看着刘辩的动作,也是寂静了下来,众人皆是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到了刘辩。


    一会儿之后,刘辩才抬起头,对着群臣问道:


    “你们其他人,可有办法,解决此事?”


    听完刘辩的话,群臣相互对视了一眼,皆是摇了摇头。


    随后,异口同声,躬身抱拳道:


    “臣等无能,请陛下恕罪!”


    这个结果,倒是不出刘辩的预料。


    “既然你们,都没有办法,那朕就直接说了!”


    “既然世家大族之中,没有了合适的人才。整个大汉帝国。”


    “近五千万人口,朕就不相信,还找不出一些官员!”


    紧接着,刘辩对着六部尚书和内阁大臣,大声说道:


    “六部尚书和内阁,即日起,我大汉帝国的官员选拔制度。”


    “由以前的举孝廉制,改为科举制度!”


    刘辩此话一出,群臣顿时面带疑惑之色。


    “陛下,不知何为科举制度?”


    此时,还不等刘辩解释,吏部尚书荀彧,就一脸疑惑的询问道。


    闻言,群臣也是安静了下来。


    皆是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刘辩扫视了百官一眼,威严的说道:


    “科举制度,就是选拔民间有才之人,为我大汉帝国所用。”


    “凡是我大汉帝国子民,皆能参加科举选拔。”


    荀彧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闻言,顿时满是敬畏的看着刘辩。


    齐声高喝道:


    “陛下圣明,臣等拜服!”


    “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


    “参赛者可从乡试开始,通过乡试之后,可参加后面的县试,州试,以及最后的殿试!”


    “乡试,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个乡镇所举办的赛事,通过者,可获得童生文位。”


    “不过,由于问道境界之中,也有童生境界,为了好区分,就以文位区分。”


    “而通过县试者,可获得秀才文位,而秀才,则可以担任九品以下的一些文职。”


    “通过州试者,则可以获得举人文位,可担任八品以下官职。”


    “至于最后的殿试,则是来到皇宫,由朕亲自命题,通过者前三甲。”


    “第三名为探花,第二名为榜眼,第一名为状元!”


    “前三甲,状元可担任正六品官职,其他两名可担任从六品以下,正八品以上的官职!”


    “乡试每年举办一次。”


    “县试每两年举办一次。”


    “州试每三年举办一次。”


    “殿试则是,每四年举办一次。”


    “由于此次,乃是大汉帝国,第一次举办科举,今次科举,将从乡试到殿试,依次逐一举办。”


    “此事,就由礼部来负责主办,吏部从旁协助。”


    “内阁成员,负责监察,以防出现作弊等徇私舞弊的事情出现。”


    刘辩一口气,对着群臣将科举制度介绍完后。


    还不忘对着内阁大臣们,叮嘱道。


    几人闻言,顿时恭敬的应道:


    “臣等遵旨!”


    此时,群臣皆是满脸震撼的看着刘辩。


    不过,此事若是传出去,估计整个大汉帝国,都要沸腾了。


    这对于那些,非世家大族的子弟们来说,可真是能,一步登天的机会。


    若是能到达殿试,那可是能在刘辩面前,露脸的。


    而只要能在刘辩面前,露个脸,留下个好印象,那以后肯定会飞黄腾达的。


    “此次科举,凡是平民百姓者,能通过县试者补助二两银子,能通过州试者,补助十两银子。”


    “至于凡是参加殿试者,每人补助二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