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大明:好圣孙,替咱监国! > 第22章 好,好圣孙啊
    “这孩子,这孩子。”


    朱元璋心中此时的翻江倒海。


    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骄傲猛的冲上心头。


    他知道朱雄英正在制造大明宝钞,也答应了这件事器。


    没想到,这么快就制造成功了?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本事。


    并且心系国事,雷厉风行。


    当天开始制作,当天夜里就制作好了?


    好。


    好一个好圣孙啊。


    这个念头,如同暖流般。


    此时此刻,冲淡了朱元璋心头的阴霾。


    但,对于朱元璋而言,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疑惑。


    他是最关心大明宝钞的,也清楚宝钞的具体制造过程。


    宝钞制造何其繁复?


    选料、制纸、雕版、印刷、套色、编号、盖印...


    哪一道工序不是耗时费力?


    一天,仅仅一天?


    自己这乖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那造出来的宝钞,真能如他所言,解决防伪的问题?


    期待攫住了朱元璋的心。


    他心中已经迫不及待起来。


    想知道,这新型宝钞到底有着什么说法,藏着何等乾坤。


    它和旧钞有何不同,真能堵住那些造假者的路子?


    “让咱孙儿进来。”


    朱元璋看向内侍道,“立刻。”


    内侍闻言立刻退下。


    不久。


    沉重的殿门被无声地推开。


    朱雄英小小的身影,捧着一个很轻的托盘,稳步走了进来。


    殿内浓重得化不开的压抑气息和刺鼻的墨汁味。


    朱雄英很快就注意到了,这味道是翻倒的砚台传来的。


    味道很刺鼻,扑面而来。


    这砚台,是皇爷爷打翻的?


    难道是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了?


    不再想这个,朱雄英抬头,一眼就看到了御案后站立的朱元璋。


    皇爷爷脸上的疲惫像刻上去的皱纹,深重的忧愁笼罩着眉头,但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那眉宇间尚未完全散去的、如同实质般的戾气和愤怒。


    发生什么了,什么事能让皇爷爷如此震怒?


    朱雄英心思电转,但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朱元璋看到爱孙,脸上骇人的戾气如同冰雪遇阳,迅速消融,硬生生挤出一个带着疲惫,却无比真切的慈祥笑容,眼角甚至微微湿润。


    他招招手,声音瞬间变得无比柔和,带着深深的期许:


    “雄英,我的好孙儿,快过来,到皇爷爷这儿来。”


    “让咱好好看看,你捣鼓出来的新型防伪大明宝钞!”


    朱雄英这个时候,口头答应下来。


    同时也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


    那就是。


    朱元璋笑容下的沉重和压抑的怒火。


    他倒是并没有立刻询问发生了什么。


    暂且先不问。


    其实,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是无异议的。


    皇爷爷压力很大。


    如山的心事面前,所以的安慰会显得很苍白无力。


    安慰,谁都会做。


    而他要做的自然不同,他会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让皇爷爷的压力减轻很多。


    他快步走到御案前,恭敬地将托盘放下。


    托盘里,并排放着两张宝钞。


    一张是市面上常见的、边缘磨损、图案模糊的旧宝钞;另一张,则是他刚刚带来的、墨迹似乎还未完全干透、散发着独特纸墨清香的新型宝钞。


    “皇爷爷,”朱雄英的声音沉稳,“皇爷爷请看。左边是旧钞,右边是孙儿命人新造的宝钞。”


    朱元璋目光闪烁,深吸一口气。


    强压下翻腾的心绪,然后将两张宝钞都抓在手里。


    他先是快速地扫了一眼。


    乍看之下,大小、颜色、图案框架似乎区别不大。


    他眉头下意识地微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来人,多点些灯烛,要亮!”朱元璋沉声命令,不死心。


    几个内侍慌忙行动。


    很快。


    十几支粗大的牛油蜡烛被点燃,明亮的烛光将御案周围照得亮如白昼,甚至有些刺眼。


    朱元璋屏住呼吸,将两张宝钞凑到眼前。


    借着这充足的光线,仔仔细细地对比起来。


    他先用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摩挲。


    旧钞的纸张,让人一眼看,就能感觉粗糙、单薄。


    甚至有些地方纤维外露。


    但。


    这新钞的纸张,嗯,看了看,确实不凡。


    朱元璋拿着,入手温润。


    这感觉怎么说呢。


    带着韧性和厚实感。


    同时,宝钞表面光滑细腻,让人知晓这种类型的大明宝钞所采用的纸张,绝对不凡。


    朱元璋心中感到意外。


    随即便将新钞高高举起,对着烛火。


    很快。


    在看似普通的纸页内部,渐渐浮现出龙纹暗影。


    如同水印般,若隐若现,清晰可辨。


    而旧钞,对着光看,什么都没有。


    “这,这是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面色顿了顿。


    他又放下宝钞,凑近了细看图案文字。


    旧钞的印刷,线条模糊,墨色深浅不一,边缘常有毛刺。


    而新钞,


    线条清晰锐利如刀刻,墨色均匀饱满,尤其是复杂的底纹和人物图案,层次分明,纤毫毕现。


    这绝非寻常雕版印刷能达到的效果!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新钞左下角那一串醒目的数字编号上。


    每一个数字都大小一致,排列整齐,边缘清晰无比,透着一股精确感。


    他拿起另一张新钞,编号完全不同。


    这显然不是手工书写,而是某种,精密的机器所为。


    独一无二!


    朱元璋的目光在两份宝钞之间来回扫视,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凝重、审视,迅速转变为惊愕、震撼,最后化作了难以抑制的狂喜和巨大的欣慰!。


    猛地抬起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朱雄英。


    那眼神,如同看着稀世珍宝。


    “好!好!好!!”


    朱元璋连吼三声好。


    每一个字都像砸在地上,带着力量。


    巨大的喜悦冲垮了他心头的阴霾。


    他一把将朱雄英小小的身子紧紧搂进怀里,那力道之大,几乎让朱雄英喘不过气。


    朱元璋开怀大笑,,多日来笼罩在乾清宫的阴郁气氛仿佛被这笑声一扫而空!


    “哈哈哈,天佑大明,天赐咱的好圣孙啊,雄英,你这孩子,真是,真是给了皇爷爷一个天大的惊喜,一个救命的惊喜啊!”朱元璋用力拍着孙儿的背,激动得语无伦次。


    朱元璋说着这话的同时,手指还在反复摸着这张新型宝钞。


    通过手掌传来的感觉。


    朱元璋对于其不同于旧钞的坚韧纹理和细腻墨迹,感受的越发明显。


    改的确实不错。


    有了这种技术的宝钞,民间还如何私自制造?


    “皇爷爷,既然新宝钞皇爷爷也看过了,确认无误,那能否即刻下旨,命宝钞提举司全力开印?”朱雄英见朱元璋神情愉悦,趁热打铁地提出了请求。


    新钞早一日推行,国运便早一日受益。


    朱元璋闻言,倒是没有犹豫,微微点头:


    “此等利国利民的大事,确实明日就可以下令了。”


    宝钞问题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每拖延一日,民间的怨气与混乱便多增一分。


    他随即看向侍立在一旁的内侍,道:


    “传朕口谕,着宝钞提举官王慎,明日召集所有匠户、物料,全力督造此新型大明宝钞,务必精细,不得有丝毫差错延误,若有差池,唯他是问。”


    “另外,相关制造方法让王慎守好了,不可传出去。”


    “奴婢遵旨。”


    内侍躬身领命,脚步匆匆地退出了大殿。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


    朱元璋这才拉着朱雄英的手,走到御案旁的椅子上坐下。


    他再次拿起那张新钞,对着殿外透进来的天光仔细端详,眼神深邃。


    “雄英啊,”朱元璋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些沧桑感,“你可知晓,当初为了造出这大明宝钞,咱耗费了多少心力?集天下能工巧匠,遍寻良纸精墨,定下严规厉法,只盼它能成为流通万民、便利交易的国之重器。”


    他顿了顿,语气中的无奈愈发明显,“可,,,唉,事与愿违。即便咱倾注了如此心血,这宝钞的问题,还是像那跗骨之蛆,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成了咱一块难以卸下的心病。”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充满了疲惫与挫败。


    “宝钞滥发无度,印得多了,东西却没多,结果就是钞越来越贱,东西越来越贵。百姓辛苦劳作,挣来的宝钞却买不回多少米粮布匹,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这还不是最糟的,更可恨的是那些胆大包天的奸猾之徒,竟敢私印假钞,粗制滥造的假票子混入市面,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搅得市集混乱不堪,商贾百姓人人自危,对朝廷发行的宝钞,哪还有半分信任可言?”


    朱元璋的声音渐渐提高,带着压抑的愤怒,


    “这些问题,日日夜夜,都像石头一样压在咱的心头啊!”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手中那张新钞上,眼中的阴霾被驱散。


    纸张的质地、复杂的图案、难以仿制的印记,都指向一个清晰的事实。


    滥发和伪造这两大顽疾,在新钞上被找到了克制的法门。


    “雄英,”朱元璋抬起头,看着眼前尚显稚嫩却已屡屡带来惊喜的孙儿,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你这次,可真是给了咱一个天大的惊喜,解决了咱多少年的心头大患,不愧是我朱家的麒麟儿,咱的好圣孙。”


    感受到朱元璋发自内心的赞许,朱雄英一直悬着的心终于稳稳地落回了实处。


    殿内紧绷的气氛也随之缓和。


    这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算是初步敲定了。


    随此事的成功,他期待已久的国运值也将能到手一大部分。


    新型宝钞的全面推行,将彻底终结大明混乱的货币体系,建立起一套相对稳固可靠的信用货币制度。


    这不仅关乎经济民生,更关乎朝廷的威信与统治的根基。


    这已经算是解决一则小型积弊了。


    这笔即将到手的国运值,到底怎么用,朱雄英早已经想的差不多了,肯定是积攒起来,等国运值差不多了,好兑换国运商城中,标价一万两千国运值的【肺痨治愈药汤制造方法】。


    祖母马皇后的咳喘之症日渐沉重。


    御医们束手无策,每每听到祖母压抑的咳嗽声,都让他心如刀绞。


    只要兑换出这份药方,祖母的病痛便有根除的希望。


    当然,需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一件。


    [海运巨轮制造手册],[新型白银开采技术手册]等等,都需要尽快兑换。


    若是国运值的数量足够的话。


    或许,可以未来有机会兑换最后[修炼功法],


    当然了,这并非急务。


    却是他心中很眼热的东西,若是能大明朝的子民,无论贵贱,都拥有踏上修炼之路的机会,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甚至追求更玄妙的境界,那大明朝岂不是能成为一个底蕴深厚、人人如龙的仙朝?


    一个真正意义上永恒不朽的国度!


    不过,修炼功法目前看来也仅仅只能是想想,朱雄英轻轻吸了一口气,感到肩上的担子异常沉重。


    任重道远啊。


    他的任务,远不止是解决眼前一个宝钞问题,或是祖母的病痛。


    自己既然有了这道能力,那么自然要改变的是整个大明朝积重难返的命运轨迹。


    起码,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希望,都能过上有尊严、有奔头的好日子。


    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漫漫长路。


    解决了宝钞这件心头大事,朱雄英的心情确实轻松了不少,紧绷的神经也得以稍稍放松。


    随即他就想到了,方才朱元璋似乎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愤怒,生气。


    甚至砚台都给砸翻了。


    朱雄英不禁看了朱元璋一眼。


    此时。


    皇爷爷脸上先前因新钞带来的喜悦早已消散,反而显得很是疲惫,似乎发生什么天大的事情,就连他也解决不了,感觉很烦躁的样子。


    朱雄英可是清楚,目前皇爷爷在大明朝,是真正做到乾纲独断了的。


    什么事情,能让皇爷爷担忧成这个样子?


    朱雄英心中微动。


    他想了想,恭敬开口问道:


    “皇爷爷,孙儿方才进殿时,就见皇爷爷满面忧思,烦躁不安,难道遇到了烦躁之事?孙儿虽年幼,或也可为皇爷爷提出个解决方法,分忧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