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其他小说 > 农村三代人 > 第366章 懒惰致贫
    “通过咱姥姥和姥爷临走前,我伺候他们,我就看出来了。”小双继续道:“只要一个孩子,肯定是不行的。将来咱们老了,病了,身边需要有人伺候的时候,一个孩子,怎么能行呢?所以我们就想了想,还是再要个孩子吧,我怀孕仨月了。”


    “就是啊,大哥。”杨程强也追了出来,脸上恢复了笑容:“孩子少了,就是不行,小亮一个人,太单薄了,所以想给他生个弟弟妹妹。”


    “嗯。”国增没再说话,心底里,却有一肚子的话,小亮今年都多大了?12岁了,再生个孩子,跟他差12岁,想要孩子,早干嘛去了?这又不是旧社会了,兄弟或者兄妹之间,差十几岁,现在家家户户两个孩子的,前后差不过五六岁。


    以前不要孩子,是条件不好,日子穷,后来条件好了,有钱了,让你俩要孩子,你们又不要。现在呢?日子又穷了,又没钱了,却在这个时候要孩子,真是不知道你俩这脑袋瓜子,是怎么想的。


    “大哥,等小双要生的时候,就不让她去餐具厂了。”杨程强依旧,是一副笑嘻嘻的模样:“实在不行,我进中铁。”杨程强这话,是说给大舅哥听的。


    国增看着杨程强,心底里厌恶这个,没有责任感的妹夫,现在你想着进厂子挣钱了?早干嘛去了?你都在家玩了多少年了?你还不该出去上班挣钱?你们家现在,为什么穷啊?还不是因为你这个一家之主,你这个五尺高的汉子,太懒了?


    懒惰,是贫穷的根源之一。因为你杨程强的懒惰,所以这日子,才有了如今的天壤之别。


    饭吃的无滋无味,国增夹了几口辣条,就着将手里剩下的馒头吃完。又起身从自己的包里,把全部的钱都掏出来,连那些伍角的,一元的钢镚,全部递给了小双。


    “大哥,你这是干嘛?”小双不解:“我有钱花,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拿着。”国增道:“你要生孩子了,这是给孩子的。”


    “要给,也得生下来,再给啊。”小双说什么,也不肯要哥哥的钱。


    “哎呀,大哥,你不用给小双钱。”杨程强依旧笑着:“你看你,还是这么疼我们。”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国增将全部的钱,都扔在了炕上:“买点鸡蛋,买点肉,别天天的吃辣条,我这不是疼你们,我是疼我外甥。”


    开着三马子,回家的路上,国增看着身上,干瘪瘪的钱包,得,这几天赶集挣的钱,都给了小双,自己这半个多月,是白忙乎了。


    一边开着三马子,国增一边想,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连杨程强都浪子回头,决定进厂子上班了,自己也得进厂子。


    进厂子上班,起码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餐具厂就不去了,在那是白打工。去哪呢?要不也去中铁上班?中铁不行,太远了,来回小一百公里呢,每天的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杨程强去中铁行,他们山后村,离着中铁还近一些。


    那自己去哪呢?去黄骅的白庄村吧,那里有个金海五金制品公司,大梨园村,有一些人在那上班,一个月能赚个五六千块钱,这可比自己,赶集摆地摊挣的多。


    就是去金海公司上班,路上有点远,来回也有五六十里地。远就远吧,起码比去中铁近多了。不过去金海公司,可就意味着以后得遭罪了,天气是越来越冷了,再过一个月,就入冬了,到时候大冬天里,自己每天上下班,来回骑摩托车,顶着凛凛寒风,肯定是冷啊。


    冷就冷吧,能挣到钱,比什么都强。


    还有一点,去白庄,要走村口的那条国道,那条国道上,每天都有拉货的大货车,来来往往。尤其是夜里,几十吨重的大货车,更是络绎不绝,人在国道上骑摩托车,着实危险。


    危险就危险吧,能挣到钱,比什么都强。 晚上,国增与秀峦商量:“要不,我以后不摆地摊了,我也去白庄那边的金海公司,进厂子上班吧。”


    秀峦很支持:“你早就应该去了,我老早就让你去,你不听啊。”


    “听,听。”国增道:“本以为自己做点小买卖,能养的了家,这下好了,养不了家,我不进厂子能干嘛?”


    “一会吃完了饭,去老林家问问,他就在金海上班,让他帮忙介绍介绍。”秀峦道。


    “嗯。”国增道:“我也这么想的。”


    “你先去金海。”秀峦道:“要是干的好,能挣到钱,我也去,不在餐具厂上班了。天天的不给发工资,谁给他干活啊。”


    “我听说,工人们在县政府门口闹事呢,让政府出面解决。”国增道。


    “都是那些东北的工人们。”秀峦道:“咱本地人,没一个跟着去的,东北人心可真齐,说政府应了,这几天就给发工资,等发了工资,我就不干了,也去金海。”


    晚上,国增去了老林家,跟老林说了,自己想去金海上班的事,老林道:“行,没问题,我去给你问问,你在家等信儿吧。”


    第二天,国增照常开着三马子,去赶集,中午回到家后,电话响了,是小双打来的,国增看了看来电显示:“喂,小双吗?”


    “是我,大哥。”小双道。


    “怎么了,有事吗?”国增纳闷,昨天刚见了面,今天怎么又打电话了。


    “大哥,程强,程强被公安局抓去了。”小双说完,哇的一声哭了。


    “怎么回事?”国增大惊:“别哭,别着急,慢慢说。”


    “今天程强去赶集卖花,在集上就被公安局的警车,给抓去了。”小双道:“我这是刚知道信儿,就赶回来了。大哥,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办啊?”小双哭的泣不成声。


    原来几年前,杨程强参与了一起,偷餐具厂餐具的事,他伙同餐具厂的工人,还有一些社会小混混,偷了餐具厂,价值好几万块钱的半成品货。几人销赃后,杨程强也分了一些钱,才在后面的日子里,拿着这轻而易举得来的钱,大吃大喝。


    几天前,餐具厂被偷的这批,十几万的货,市县两级公安局,联合侦查破案,抓了不少嫌疑人。其中有一个工人被抓后,供出了几年前,他和杨程强等人,也曾偷过餐具厂的货。


    公安局顺藤摸瓜,便把杨程强给抓了起来。


    国增这才想起来,几年前,一次小双来自己的家,说觉得杨程强有问题,别看每天不上班,没事干,手里倒是有钱,花钱也大手大脚,问他钱是哪来的,他也不说。


    国增和小双,俩人这才明白,当时的那些钱,都是偷来的。现在,拔出萝卜带出泥,杨程强干的那档子事,终于东窗事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