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1166章 传遍天下
    太子之所以能稳坐储君之位,靠的并不仅仅是皇帝的册立,更不只是朝堂大臣的认可。


    在更深层次的逻辑上,他之所以能够名正言顺,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代表了正统。


    这两个字,在封建王朝的架构里,比什么兵马、权谋、军饷都要更有分量。


    因为太子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一种象征。


    对于士林来说,他是纲常伦理的必然,是儒家所推崇的嫡长继承制度的合法性体现。


    对于百姓来说,他是未来的皇帝,是半君之身,是那个还没登基,却已经被当作下一代天子的符号。


    而对于朝堂来说,他是秩序的保障,是上下官僚在zz运行中,所依附的那根定海针。


    这种身份,本身就自带光环。


    所以,哪怕太子本人资质平庸,百姓依旧会下意识地尊崇他,官员依旧会出于礼法去敬畏他。


    这是一种抽象的认同,一种被长久以来灌输的应当如此。


    可当这个抽象的符号,逐渐被具象化成一个具体的人,而且,这个人还并不怎么好时,那股本能的尊崇与信任,便开始迅速崩塌。


    戏文里,楚王肆虐无度,欺压良善。


    最终被圣主明断,处置其下,伸张冤屈。


    这一幕,在舞台上看时,观者无不拍案叫好,叫声震天。


    可转头一想,大家心里又都很清楚。


    现实中,这个楚王是谁?


    不就是汉王赢元昌么?


    而汉王这些年的丑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平日里横行霸道,斗殴打人、逼良为娼、聚赌撒泼,简直没少祸害百姓。


    只是碍于宗室的身份,大家敢怒不敢言。


    如今有了戏文映射,百姓心里顿时明白过来。


    戏里说的是楚王,其实就是汉王。


    可再往下细想,汉王为何敢如此胡作非为?


    答案几乎不言自明。


    背后有太子撑腰啊!


    于是,民间的风向,彻底变了。


    百姓原本那股对太子有天然的尊崇,瞬间演变成了不满和嫌弃。


    “哼!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若真是好人,怎会跟汉王搅在一处?”


    “太子若贤明,怎会纵容宗室胡作非为?”


    “圣主英明,可惜生了个不中用的儿子!”


    这种议论,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比比皆是。


    而在这种氛围之下,太子的形象,不仅没有加分,反而成了负担。


    尤其是在有圣主的对比之下,更显得刺眼。


    戏文里,圣主铁面无私。


    宗室犯法,当斩亦斩这八个大字,几乎成了新世风教。


    而现实中,百姓们却越来越觉得,圣主虽明,可惜有个糊涂儿子!


    这种强烈的反差,直接把百姓心中的不满,推到了太子身上。


    而这股风声,最终还是传到了宫中。


    当太常寺、礼部、鸿胪寺纷纷上奏,称“《冤妇伸冤》一戏风行天下,百姓争相传唱,士人交口称颂”,赢世民一开始还很得意。


    可不久后,当赢世民看到御史递来的折子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民间私议,皆称太子与汉王比肩,皆谓东宫殿下庸弱无能,不能制宗室,反纵恶行。此风渐炽,恐难遏止……”


    看到这句话后,赢世民的脸色,简直史无前例的难看。


    他是真没料到,这出戏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居然连带着太子在民间的名声都坏了。


    要知道,戏文本意是拔高他的。


    结果,拔高是拔高了,可附带的效果,却是把太子给狠狠踩下去了!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赢世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一时贪图美名,没考虑到后果,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赢世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恼怒。


    恼什么?


    恼百姓竟敢对太子指指点点!


    百姓算什么东西?


    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百姓该做的,是歌功颂德,是仰头称颂圣主,是安分守己过日子。


    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君,是他们头顶的天。


    他们居然敢妄议储君,敢在街头巷尾,对皇室指手画脚?


    赢世民气得几乎要拍案而起。


    可转念一想,他总不能在别人夸他的时候,才接受百姓对皇室的评论,一旦风声转到太子头上,就立刻去压。


    若真如此,那岂不显得他自己心虚?


    岂不显得朝廷害怕舆论?


    所以,这一口气,赢世民只能憋在心里。


    于是,他把恼火转了个方向。


    转向了太子。


    谁叫你赢高明跟汉王厮混?


    谁叫你平日里不干好事,坏事做尽?


    谁叫你蠢得要死,还要连累朕?


    被骂了吧?


    活该!


    活几把该!


    于是,第二天一早,赢高明便被召入宫。


    一进殿,还没跪下,就“啪”的一声,被赢世民拿茶盏砸在了脚边。


    碎瓷四溅,险些崩到脸上。


    “逆子!”


    “你还有脸进殿?”


    赢世民零帧起手,直接战吼。


    而赢高明吓得一个激灵,赶紧扑通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道:“父皇恕罪!儿臣……儿臣不知何处触怒天颜!”


    “不知?”


    赢世民猛地一拍龙案,怒火中烧。


    “满城百姓,皆在议论你与汉王同流合污,纵容宗室胡作非为!如今一出戏,把你们叔侄的丑态,传遍天下,你竟还敢说不知?”


    “你这个逆子!”


    “你是想逼得朕在百姓面前颜面扫地吗?”


    说到最后,赢世民几乎是怒吼出声。


    而赢高明则被吓得浑身发抖,只能一遍遍磕头,哭着哀求:“父皇恕罪!儿臣……儿臣知错了!儿臣愿悔过,愿改过!”


    赢世民闻言,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厌恶。


    “改??”


    “你是太子,承的是国本,担的是社稷!结果呢?”


    “你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不尊礼法,不敬君父,反与宗室厮混,坏了名声,坏了根基!你对得起朕吗?你对得起祖宗吗?”


    一声声质问,如雷贯耳。


    赢高明被骂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几乎要昏过去。


    而赢世民越骂,火气越盛。


    最后竟猛地起身,指着太子的鼻子,咬牙切齿道:“若不是群臣百般阻拦!若不是纲常在此!朕早就废了你这个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