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227章 工坊蓝图起
    大王屯村东头,原本是片坑洼不平的野地,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


    如今这片荒地被平整了出来,划出了几亩方圆的区域。


    几座简易的棚子已经搭了起来,还有新挖的坑基,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新鲜泥土和木料的味道。


    苏康、王贵、王刚、刘二几个人就站在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上,旁边还围了几个拾穗营里看起来比较机灵、读过几天书的年轻后生。


    苏康手里拿着一根削尖的木炭,在一块勉强算是平整的木板上比比划划。


    “同志们!”


    苏康开口就是个略带现代色彩的词,看众人有点懵,赶紧改口,“咳,那个……大家伙儿,咱们的事业,要升级了!小打小闹盖房子砌堤坝,那是小目标!现在,咱们要搞个大的!”


    他用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个大大的方框:“看见这片地没?这儿,就是咱们未来的‘大王屯水泥厂’!”


    “水……水泥厂?”


    王贵挠了挠后脑勺,满脸的疑惑不解,“大人,水泥是啥玩意儿?是不是就是咱砌墙那个灰浆?”


    “聪明!”


    苏康一拍大腿,“老王,有悟性!水泥就是灰浆他爹,是他祖宗!咱现在用的,只能叫简易版灰浆。咱们要开厂批量生产的,才是真正的水泥!品质更好,使用更方便,能干更大的活儿!建房?修路?造桥?都不在话下!”


    他越说越兴奋,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到时候,这水泥一袋一袋的,那都是钱!白花花的银子!”


    王刚瞪大了眼:“造桥?乖乖!少爷,那玩意儿真能造桥?”


    在他印象里,造桥都是官府征发徭役,费时费力的大工程。


    “必须能!质量有保障!”


    苏康拍着胸脯,继续进行煽情,“咱们这厂子,得正规化!工业化!”


    他又甩出几个让古人迷惑的词来,“来,大家伙儿凑近点,看我画图…”


    苏康用木炭在木板上画出一条歪歪扭扭、但大致分区的“流水线”:


    “看这儿!第一站:取料处!”


    他画了个矿坑图标,“火山灰,老天爷赏饭吃,多得是!还有石灰石,后山就有!那边那个山头,就是一座富矿!煤?嗯……暂时也得让人去采挖,以后得想办法改善运输。算了,先克服!”


    “第二站:煅烧车间!”


    他指了指远处刚打好地基的几个地方,“这里要造六个烧制生石灰的大土窑!砖石结构要结实,确保温度!”


    “第三站:熟料粉碎!”


    他在另一块区域画了个磨盘图标,“生石灰烧好,运过来。这里要加水,变成粉末状的熟石灰!注意了,不是糊糊!是干粉!得有加水量的把握,这是个技术活!回头我教具体比例。”


    王贵不解:“大人,为啥非要做成干粉?糊糊用着不是挺好?”


    苏康耐心解释:“老王,糊糊方便我们自己现场用,但想卖出去、想大规模用,必须得是干的!湿的不好运输,容易变质,保质期短!干粉加水就能用,灵活!标准化,懂不?就是……就是都一样好用!”


    接着,他指向下一个区域:“第四站:烘干或者晾干!”


    他画了一片场地,手中木炭轻轻一点,“包括石灰在内,得到的原材料都要预先烘干或者晾干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他又指向下一个区域:“第五站:混合研磨站!”


    他比了个混合的手势,“干燥后的熟石灰粉、火山灰粉,按比例混在一起!然后用大型的石碾子或者畜力磨盘,磨!使劲磨!磨得越细越好,直至变成粉末!”


    “最后!第六站:装袋站!”


    他画了个麻袋图标,“磨好的水泥粉,然后用厚实的麻袋装起来,封好口,免得吸潮结块!一个麻袋就规定装这么多,重量统一!这叫标准化包装!明白吗?”


    看着木板上鬼画符似的流程图,王贵、王刚、刘二几个人,加上那些识字的年轻后生,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其实他们心里一半迷糊一半震撼。


    虽然很多词儿听不明白,但大人这架势,绝对是干大事的样子!


    “好!架构有了!”


    苏康直起身,开始点将,“咱们成立‘威宁水泥制造工坊’!工坊东家,暂时是我苏康,主要提供技术和启动资金。主管,就老王!王贵!你为人稳重,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你当总管!”


    “俺?俺不行吧大人?”


    王贵吓了一大跳,连连摆手。


    “我说你行你就行!有困难找组织,找王刚和刘二!他们两个给你当副手!”


    苏康不容置疑,“王刚,负责生产和安全管理!厂子里的秩序、防火、防盗、确保按规程办事儿,都归你管!你拳头硬,镇得住场子!刘二,脑子活络,负责物料管理和销售,呃……就是进出库记录、采买麻袋工具之类的杂务,还有东西卖哪里,你以后也得学着管!”


    王刚和刘二被委以重任,既兴奋又紧张,挺直了腰板:


    “是,少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是!大人!”


    “各个生产工序的组长、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就从咱们拾穗营信得过的、手艺好又有点文化的兄弟里面选!这个老王,你们仨商量着定名单给我看!”


    苏康安排得飞快,“工人嘛,就两条:一是拾穗营里干过灰浆活儿的兄弟,熟悉这行;二是大王屯,还有旁边小李庄、高家洼的村民,优先录用!工钱,参照拾穗营标准,日结一部分,月底结算剩余!干得好的,年底有分红!这叫月薪加绩效!”


    又是一个让古人听不懂的词儿。


    “大人,啥叫‘绩效’?”


    刘二终于忍不住问道。


    “呃,就是看谁干得又快又好又不出岔子,多给赏钱!”


    苏康用最通俗的话,解释了起来。


    这个消息像是长了翅膀,当晚就飞遍了大王屯、小李庄和高家洼。


    “啥?在咱大王屯开大工坊?”


    “生产那个神灰浆?叫……叫啥水泥?”


    “工钱日结一部分?!真的假的?”


    “还要招那么多人?俺媳妇也能去给做饭不?”


    “听说梁老爷都派人去偷看那灰堆了?”


    ……


    村民们兴奋得睡不着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大王屯村口就挤满了人。


    有大王屯本村的,更多是闻讯赶来的小李庄、高家洼的村民,甚至还有更远地方过来看热闹、想找活干的。


    “都排队,排队!”


    王刚和刘二带着几个拾穗营的汉子,扯着嗓子维持秩序,“想挖料的去东头!想进厂干活的找刘副总管登记!只招能长期干的,零工不要!”


    工钱月薪日结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报名登记点人山人海,比河滩报名点还热闹。


    而取料点那里,更是热火朝天。


    村民们扛着锄头铁锹,推着独轮车,在连绵的灰白色火山灰坡上奋力开挖。


    “乖乖!这灰堆,真他娘的大啊!”


    一个老汉挖得满头大汗,看着眼前似乎无穷无尽的灰白色“石粉”,咂舌不已。


    “老张头你少废话,快挖!挖一车就能换十几文!这跟捡钱有啥区别?”


    旁边的人催促道。


    大家干得更起劲了,铁锹撞击着松散的灰堆,腾起一片片灰雾。


    整个大王屯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气氛中。


    工坊的蓝图正在荒地上徐徐展开。


    而苏康,站在村头高处,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景象和远处堆得山高的火山灰,心中充满了豪情:原材料不成问题,人力正在凝聚,万事俱备,只欠……点火开工的东风了!


    喜欢大乾风云起苍穹请大家收藏:()大乾风云起苍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