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其他小说 > 被秀才郎退亲后,我嫁给糙汉捕快 > 第142 章 赵筠二
    周宿看着她的样子,肯定想不起来,只能说道:“娘子当时与我借了几顶草帽。”


    赵筠想了一下,惊道:“你是那个大叔?”


    周宿哭笑不得,他还不到弱冠就被一个小娘子喊大叔,差点让他呕出一口血。


    当时他在芍药村住了半个多月,每天跟着村民上山查看桑叶的情况,晒的黝黑,胡子也没怎么刮,穿着村民的衣服,又戴着草帽。


    俨然一副芍药村的村民。


    当时他们从山上下来,有村民看到赵筠,便玩笑道:“少东家,你看那个小娘子长得真水灵,要不娶回去当娘子。”


    周宿平日里与村民同吃同住,鲜少摆少东家的身份,村民也与他亲近,经常说玩笑话。


    周宿也顺着村民说的:“明儿就娶回去。”


    那日赵筠穿着一身鹅黄色的襦裙,裙裾随风轻扬,她欢快地在芍药花间穿梭,宛如一只花蝴蝶,时而俯身轻嗅花香,时而伸出手轻轻抚过花瓣。


    在周宿的眼中赵筠是一只花蝴蝶,但在赵知焕眼中就不是了。


    “姐姐太热了,我们快些回去吧。”


    赵筠提着裙摆,向周宿他们跑来,问道:“大叔能借我们几顶草帽吗?”


    村民纷纷递上草帽,周宿傻傻地看着赵筠,还未等他解下头上的草帽,赵筠已经拿着从村民借来的草帽跑了。


    等周宿回村换了衣服,收拾干净了,想再去寻他们,可人早走了,只剩几顶草帽放在草棚里。


    之后他到处打听才知道那日的小娘子姓赵。


    周宿有意把这些事说给她听,是想让她别那么紧张:“娘子那日喊我大叔,真叫人郁闷死了。”


    听了这话,赵筠笑了出来。


    这一笑就放松下来,她的性子本就是活泼的,忙解释道:“那日我没看清,以为都是长辈,所以才叫大叔的。”


    周宿见她笑了,暗自松了口气,坐得直直的,道:“娘子这回可以看清楚,这张脸是不是真的长得老?”


    赵筠玩笑起来:“这回细细看,夫君生得确实虚长几岁。”


    这一声夫君叫的让周宿心花怒放,将脸凑近了:“娘子再好好看一下。”


    他的脸突然靠近,赵筠下意识地往后退,周宿却伸手扶住她的后背,两人的鼻尖碰在一起。


    “娘子可看清楚了?”


    赵筠只觉得周围都是他气息,脑子不加思索,应了一声。


    最后两人不知道怎么滚到一起,做了阿娘跟她说过的事,实在是太羞人了,等回门她可能没办法跟好友阿珠说洞房是什么感觉了。


    周宿抱着赵筠,一会儿亲亲她发烫的脸,一会儿摸摸她凌乱的发丝,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脸上。


    “在想什么?”


    赵筠:“想洞房。”


    周宿:“咳咳咳!!”


    赵筠忙解释道:“是阿珠想知道洞房是什么感觉,我答应她回门的时候跟她说的,哎呀!不说了不说了。”


    赵筠说到最后都不好意思了,直接扯被子把头蒙起来。


    周宿忍不住笑起来。


    赵筠恼道:“不准笑了。”


    周宿:“好,不笑了。那娘子不是要失信于她?”


    赵筠为难起来:“可这事……”


    周宿:“我教娘子如何说可好?”


    赵筠点头。


    周宿在她耳边低语,赵筠越听耳朵越烧起来。


    周宿乐个不停。


    赵筠只觉得羞人了,周宿叫她拿两个陶俑教阿珠,他们今晚是怎么做的,这事怎么说得出口?


    翌日一早,周宿一副君子端正的模样,俨然与昨晚相差甚远,他面无表情带着赵筠去给爹娘请安。


    周父周母很是和气,吃了儿媳敬的茶,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便不再拘着他们,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去年周宿说要娶赵筠,周父周母说什么也不同意,觉得门不当户不对,他们已经给儿子相看好了米行家的小娘子。


    周宿也不再劝说父母,只是突然变了样,身边带着个差不多岁数的郎君,同吃同住同行。


    周父周母心中恐慌,又不敢问,怕是真的,毕竟就一根独苗。


    他们小心翼翼地问儿子不是说要娶木匠的女儿吗?


    周宿却变了心意说不想娶了,觉得现在就很好。


    周父周母却急了,这样怎么就好了?一个劲地说木匠的女儿有多好,又说娶娘子有多好,好说歹说终于让周宿同意娶妻。


    周父周母看着儿子对儿媳冷淡的样子,心里怕儿子还有那个心思,更觉得愧对赵筠,也不敢摆公婆的姿态了。


    周宿走在前面,赵筠小碎步跟着,等到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周宿执着赵筠的手腕,一步一步带她熟悉家里的一切,引她穿过月洞门,过后院青石小径,尽头立着座青瓦白墙的轩敞屋子。


    推门便涌来融融暖意,夹着桑叶清苦的香。


    四壁砌着暗红地龙,炭火隔着青砖透出橘色微光,屋顶悬着数十盏素纱灯笼。


    层层檀木架上摆满竹匾,蚕在碧叶间沙沙游动。


    “当心门槛。”周宿虚扶她腰际。


    赵筠忽然低呼:“呀,竟比手炉还暖。”


    “这是祖上为保蚕室恒温特意造的。”周宿接过侍女递来的桑枝,挑开几片老叶,露出底下剔透的蚕茧。


    赵筠好奇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暖室里炭火轻燃,细碎的噼啪声伴着蚕食桑叶的沙沙响。


    周宿执起一枝嫩桑,叶片上还凝着晨露:“娘子瞧这叶脉,蚕最爱吃这种脉络分明的,若叶缘发黄,便要换新叶了。”


    赵筠踮脚凑近竹匾,发间步摇的珍珠簌簌擦过蚕架,惊得几只白蚕蜷缩着,她慌忙退后半步。


    周宿笑了笑:“无妨。”他又拿起蚕茧给赵筠看,“这蚕丝织成云锦,最宜做春衫。”


    赵筠心道:这就是做成云锦的蚕丝,她还是第一次见,真是长见识了。


    周宿又领她到另一个架子,指尖抚过她袖口缠枝纹:“娘子今日穿的襦裙,取的是双宫茧的丝,经十二道工序才染出这烟霞色,做得这一身衣服。”


    赵筠低头看着身上的衣服,她不知道这么复杂,她嫁过来阿娘也给她准备了几身衣服,本来今天是要穿的,但是周宿打开了柜子,说给她备好了衣裳,问她可有喜欢的,她就挑了这一身。


    周宿忽而从一旁取出个青瓷罐,掀开盖来,竟是几粒莹白蚕茧:“双宫茧难得,蚕儿吐丝时相缠成形,织就的罗纱最衬女儿家。”


    赵筠耳尖泛红,指尖绞着衣带轻笑:“我原以为养蚕不过是喂叶子,倒不知有这般讲究、复杂。”


    她仰头望着周宿时,眼中满是崇拜:“你怎的什么都懂?”


    周宿将瓷罐轻轻搁在架边,道:“我幼时总爱蹲在蚕室,看阿婆理丝。”他忽然握住赵筠手腕,引她触碰一只即将吐丝的蚕,“你瞧它腹部透亮,便是要作茧了。”


    赵筠觉得好新奇:“我能跟着你学养蚕?”


    周宿:“若想学,明日卯时开始我教你采桑、选茧,待来年开春,你便能亲手缫出第一缕丝线。”


    赵筠笑着点头。


    窗外暮色渐浓,蚕室灯火却愈发明亮。赵筠望着满室的竹匾,慢慢蠕动的蚕,这就是她新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