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康哲十三年的三甲!农,医,数

第六百六十六章 康哲十三年的三甲!农,医,数

    “科举结果出来了!”


    “诶唷,眨眼间就又是四年的时间过去。”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你们发现没有,这几年田里的粮食是长势喜人呀。”


    民间,议论着秋收和科举的事情。


    …………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


    一个个进士们都是面带喜色,接受着最后的仪式。


    前三甲,穿上了独特的属于他们的服装,一时风头无二。


    科举结束。


    这群朝堂的新进士就乐呵呵的跑去游玩了。


    主要的游玩地区自然是青楼。


    一个个会诗会舞的高质量女子陪伴着这些未来的官老爷。


    而几天后。


    紫荆报纸,珂午也是开启了每次科举必备的科举内容分析!


    “状元,贾思星!”


    “在他给出的答卷里,如何提升人口?”


    “贾思星表示,需要清醒的认知到粮食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然后,答卷里用两百字简述了百姓因缺粮而造成的灾难。”


    “在陛下发明出水稻之前,除了丰年,但凡是一般的年头,老人都需要自觉或者被动的去山上活活饿死,以减少家中粮食的消耗。”


    “而若是到了灾年,更是遍地饿殍,易子而食,千里逃荒,只为了一口饭吃。”


    “如今,虽然大乾的粮食产量在不断上升,却也依然要认识到,要想人口的提升,粮食产量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


    “随后是贾思星的具体方案,主要有三条。”


    “第一,土地托管。不愿意耕种或者无能力耕种者将土地托管给第三方,比如朝廷的预备役士兵,代为耕种。”


    “第二,总规划。朝廷以及各地官府,研究并且给出适合当地的种植物,出台福利,鼓励民众耕种,调整作物占比的结构。”x


    “第三,开创农研社。不断寻找更好的耕种方式,如何去改良土地,提高效率,挑选更好的种植物。”


    看见报纸。


    一些通过拼音,已经认了字的年轻人,念报给家中老人听。


    老人们都是颇为感慨。


    如今进入盛世也不过十几年。


    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或多或少的体验过家中粮食缺乏的窘境。


    那可真是一顿不吃饿得慌。


    饿极了连树皮、草根,甚至是泥土,都可以拿来充饥。


    不过。


    虽然有体会过饿肚子。


    近几十年来倒是没有发生什么饿到易子而食或者活活饿死的惨案。


    上一代乾国皇帝,也就是陛下的父亲,那时候乾国的国力总体处于上升期。


    哪怕天公不作美,遇到了荒年,朝廷都开放了粮仓,把存起来的粮食放下去救急,挨过了饥荒。m.x


    “这些都是利民的善政啊。”


    而那些有文化的读书人则是感慨。


    土地托管,这是为了让那些老人能够好好的过日子,包括那些民间的残疾人。


    而总规划也是,如今灵气复苏,其实不只是动物界,有着大量的奇珍异兽出现。


    包括各种植物,也是有着很大的变化。


    以如今朝廷的威信,给农户指导意见,然后配合推出的福利,想必响应者会有许多。


    而农研社就是类似于工科院、医学院一样的性质。


    不过却是研究农业的。


    “诶唷,果不其然,这贾思星是个信奉农家的。而且还是当代农家的领军人物。”


    如今的状元公贾思星,可谓是一朝成名。


    吸引了无数注意力。


    人们自然也对他更多关注。


    对于农家,别的不说,民众还是很有好感度的。


    如今底层民众的思想观念还是和农田息息相关,从年初到年末,那心心念念的就是家里的那几亩田。


    …………


    紫荆报纸还没有结束。


    “孙丰,榜眼郎。而他认为,人口要想提升,那医药业必须得跟上。”


    “用错药,或者医治不及时,那都是会对患者造成损伤的。在其科举试卷里,同样用了几百字点明,当前有许多的人口减少,乃至于身体残疾,都是因为买不起药,或者是医生水平的不足。”


    “同理,要想人口提升,医学力量应当进行提升。不仅仅是大量的赤脚医生,还要同时进行高规格的中医培训。”


    “第


    一,大量的建设医馆,小到一个村子,都必须要有朝廷所属的医师坐班。这是基础建设。”


    “第二,采取义务医学生制,每一个地区都会有名额,每年都会有一个适龄孩子被送入到医学院进行修学。这是大量培育医生。”


    “第三,是由各地在种植时,着重的考虑到药材的养殖。提供足够大的医药材料。这是为了避免药材不足的情况。”


    “第四,提高卫生意识,提升社会卫生,倡导家中卫生的理念,勤洗手,勤洗澡。尤其是狩猎场地区,一些不要的尸体必须妥善处理。”


    民众们一看。


    那也是连连点头。


    “好好好!医药这玩意,确实得重视!”


    “谁还没有个生病的时候?”


    “唉,我家里那口子,年轻时遇到了庸医,本来是腿疼,结果瘸了!要是那时候能有便宜的医生就好了。”


    民众们很有共鸣。


    这都是息息相关的民生啊。


    而且,排名也很合理。


    虽然农业和医药都很重要,但万事……确实是吃饭最大。


    民众对于陛下的排名很认可。


    不愧是英明的陛下!


    甚至于。


    已经有无数人在期待着今年的大内阁报告了。


    以往的惯例,如果今年有科举的话,那么科举内容会立即具体的作为政策出现在大内阁报告里。


    “最后,是榜眼王潇淳。”


    “王潇淳表示,人口的提升不能一味进行,必须时刻把控,否则会失控。”


    “换而言之,他强调的是数字科学管理。”


    “高频率的进行人口统计,对人口结构进行分析,随时准备微调。”


    很简朴。


    介绍也很快。


    民众们没有什么反应。


    倒是不少的士子眼中冒光。


    “这王潇淳我知道,数学天才!没想到他就是今年的探花,不错啊……”


    “想必陛下也是十分看重他的吧。”


    随后。


    就有人感到奇怪了。


    “诶,你们看。”


    原来紫荆报纸最后还有一小行字。


    珂午表示:“我很惊讶,今年科举的前三甲,竟然都出自魏地!”


    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