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7章新帝新气象4
    第27章、新帝新气象(4)紫禁城文华殿,今日的南庑房,随着一声磬响,突然涌出四、五百位各色服装的宦官。


    在司礼监做完最后交接的李永贞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这些人三三两两的离开,轻声交谈。


    其中不乏一些熟面孔,这些以前“老祖宗”不离口的人擦身而过,装着不认识的样子。


    李永贞自嘲的笑了笑,当夜派人出宫失败,他就知道自己有这么一天了。


    不过,他更想嘲笑的人是李朝钦,魏公死后和自己斗得不可开交,结果被刘应坤捡了便宜。


    先帝驾崩那夜,他可是全身心的带人投入到小皇帝手下。


    自己凭资历好歹还有个神宫监掌印,他可是啥也没捞到,据说去了慈安太后身边。


    呵呵,徐应元也不是吃素的,不知道在老徐手下是啥滋味。


    赵本政跟在李永贞身后,他可不知道李永贞所想。不过他的靠山王体乾没倒,他也不会有事。


    “李公公,我送你一程。”


    或许,到了赵本政这一步已经不屑于一般的捧高踩低了,他依然彬彬有礼。


    “赵公公,他们这么多人这是做什么?”李永贞不置可否,反而对司礼监一下涌出这么多人感兴趣。


    “哦,这是监试。”


    “监视?监视谁?”


    “监试,会试的试。以后咱们内监升官,就靠这监试。”


    “哦,这是陛下新政啊。新政好,新政好。”


    远处,王体乾已经出来了,身后紧跟六人捧着考卷。


    王体乾看了两人一眼,微微点头,没有多言,便径直向“披红堂”走去。


    王体乾作为“内相”,这段时间实在忙得很。


    司礼监秉笔真正做事的就剩下个赵本政,至于刘若愚,人家是东厂大珰,根本不来司礼监。


    ******


    其实王体乾误会刘若愚了。


    刘若愚也忙得很,东厂除了自身的改制重组,还要建立全国官员的东厂档案。


    算是把吏部的工作做了。


    说实话,刘若愚感觉这是小皇帝的异想天开。


    这么多人,光是统计名字就是个不小的工程。


    还得派人到其家乡调查,历官地方调查。还不准东厂暴露,不准照抄吏部,还要分类统计,政见、能力分析。


    所有工作都“引而不发”,不准东厂抓人。


    真要完成,东厂这得招多少人?花多少银子?


    小皇帝却劝不听,说什么大贪抄一家就够东厂活动两年了。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嘴劝了的原因,刘若愚感觉皇帝对自己都不太信任了。


    公然说派方正化掌握的内厂人员入驻东厂监督。


    当然,也说东厂要准备派员到督察院入驻,但这可能吗?


    刘若愚的这个督公应该算是东厂权力最低的一任了。


    因为小皇帝在他之下设了六个副督,将东厂分设六局各掌一局。


    六个副督全部不是刘若愚的人,有些人甚至比刘若愚资历更深厚。


    管御检局的副督叫张彝宪,准备加司礼监秉笔了。


    此人此前曾是司礼监随堂,调任御用监,很是心灵手巧,擅长骑自行车。


    他本是天启爸爸准备教小皇帝骑自行车的人,结果就此得宠,一飞冲天。


    管秘探局的副督是小皇帝大保镖王坤,御马监掌司排名第二。


    啥时候御马监的人来东厂了?更可气的是,王坤还兼着内厂掌司。


    管查抄局的副督叫杨朝,也准备加司礼监秉笔。


    此人资历深厚,曾是南京留守,光是这个职位就知道他的份量。前任督公就是接替他的位置。


    管内档局的副督叫孙进,是东厂的老人。


    此人在涂文辅被贬去凤阳后一度成为魏公公的首席马仔,相对低调。据说他手握东厂不少秘密,刘应坤都对他多有依赖。


    管安保局的副督叫纪用,也算是先帝亲信。


    他在锦州大战时立下战功,那时还是两岁太子的小皇帝就注意到此人,和天启说此人可用,回宫就直升乾清宫。


    管行动局的副督叫李实,这个名字在外朝可谓臭名昭著。


    他曾经是江南织造厂的总督,周顺昌一案,他就是主角。刘若愚不懂为何会用李实,外朝知道还不闹翻天。


    这六个人,刘若愚不说惹不起,但人家的能量都不差,完全没有必要内耗。


    这就导致了,刘若愚刘督公相当的名不符实。


    不过,刘若愚也看出来了。东厂绝对再也不会有魏公公时的风光了,首先,锦衣卫就指挥不动了。


    刘若愚的目标,也不是东厂,他的目光盯着的是王体乾屁股下的“内相”位置。


    小皇帝是说五年不换,但谁知道呢?


    ******


    作为最早跟随朱慈炅的内侍,“玄幂二老”高起潜和方正化,也都随着朱慈炅的继位高升了。


    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起掌管御马监。


    西苑太液池畔,御马监众监督提督齐聚,拱卫着二位新老大。


    方正化习武,也好武,这好打发。


    御马监不缺武林高手,孝衣外袍一脱,便是一身劲装。


    三个高手一字排列,请方少监指点。


    先是剑术,银光挥舞,格挡刺撩,只见剑花铁响,好一番龙争虎斗。


    “方少监厉害,这一手刺穴剑,已得萧老公真传。属下甘拜下风!”


    “你也不错,三花剑颇有功力,有机会调你到皇上身边担任护卫。”


    然后是棍法,方正化一手棍法以守为主,对面却是化棍为枪,处处抢攻。


    这场景让观战的高起潜频频皱眉,奈何对面招招尽为方正化所破,猛攻不下,只能弃棍认输。


    “方少监守得好,属下没有力气再攻了。”


    “不然,你这是枪法,棍不是这样用的。你只是兵器不趁手吧,我赢得侥幸。”


    最后是拳脚,奈何对手有顾忌,几乎只守不攻。


    方正化出了几招便感觉无趣,收招不打。


    “算了,你不出全力,我也不知道你本事。不过,你们都不错。”


    开玩笑,来人又不知道方正化的内功修为如何,这拳拳到肉的打,打坏了怎么办?


    高起潜颇慕虚荣,周围恭维声不断。


    “听说太后训皇上,都是打的高公公?”


    “不错,咱家这屁股可没少帮陛下抗揍。”


    高起潜很得意,先把卢九德的功劳抢过来再说,何况自己确实也挨过打。


    “听说高公公的天启车技都能提轮上阶了?”


    “这个不能吹,咱家比张宪彝还是要差一点点的。不过,咱家能空手不倒,你们做得到吗?”


    “现在吉庆那边一天也没几架,我们是想买也没地买啊。”


    “这是先帝的遗作,陛下也有意推广,你们要是有孝心,都应该买一辆。宫里办事行走不也方便吗?”


    “是是是,一定。毕竟也是宫里的产业,咱们怎么也得捧场是不。”


    “好了,不说闲话了。皇上把武举殿试的地点定在咱们这里,本监是来安排工作的。场地,安全,都要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