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 第181章 王平带来的弩箭

第181章 王平带来的弩箭

    葭萌关的庆功宴上。


    董厥把一个人带了进来。


    这人在董厥的引领下,来到孔明面前,向孔明拱手施礼。


    来人正是王平,他声音响亮地说道。


    “在下王平,见过军师。”


    伸手托起王平的手臂,孔明对王平说:“子均,不必多礼。”


    说完,孔明抬头,仔细打量面前的王平。


    王平个子不算高,身体很强壮。


    肤色与正常人比较,有些偏黑,看起来一副很有力气的样子。


    同时,孔明注意到,王平的眼睛很大,而且眼中闪着光芒。


    这与莽汉完全不同。


    看样子就知道,面前的这个人,绝对是一名智勇之将。


    孔明很确信,董厥找对了人。


    ……


    孔明安排王平在自己身旁坐下,并举酒为王平接风。


    接着,孔明说董厥也是功劳一件。


    孔明让董厥当众讲讲,他是如何找到王平的。


    “找子均这事,其实一点也不难!”


    董厥这样说着,同时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原来,王平出生的巴西郡,被巴山横穿而过。


    巴山为蜀中与汉中的界山,山南为刘璋的地盘,山北则是张鲁。


    巴山也是一座很大的山脉,南北宽二百里,东西长四百里。


    山高林密,山上生活着很多较为蛮夷的巴人部落。


    这些部落,有大有小,一般同一姓氏为一个部落。


    而朴胡的部落则非常大,大到部落中有七个姓氏。


    因此,朴胡也被人们称为七姓夷王。


    七姓夷王朴胡,盘踞在巴山之中,地理位置很特殊。


    他原本服从刘璋的统治,后来张鲁也拉拢朴胡,朴胡便弃刘璋转向张鲁。


    不过,刘璋和张鲁,都不是朴胡心中的贤能之主。


    朴胡听命张鲁,只是权宜之计。


    ……


    再说王平。


    王平本为汉人,但他自?便随外祖父迁居到山中,加入到巴人的部落。


    王平成年后,也就成为了朴胡手下的一员健将。


    王平虽然年轻,不为人知。


    不过七姓夷王朴胡名字,在巴西郡中,却是无人不晓。


    董厥到巴西以后,请当地人为向导,很快到山中见了朴胡。


    董厥找到朴胡时,他正在准备远投曹操。


    听到董厥是刘备的人,朴胡马上改变主意,决心听命于刘备。


    朴胡让王平跟着董厥,先来面见刘备。


    若刘备肯接纳他,朴胡将带着自己的几千部众,随时来投。


    ……


    听到这里,孔明大喜。


    “好,这几千人大不一样,若能加入我军,日后定能立功。”孔明这般说道。


    董厥听了孔明的话,马上摇头。


    “军师,立功何待日后?”


    董厥的这句话说完,孔明立即投来疑惑的目光。


    “立功不在日后,那在今日?”


    孔明突然想起,董厥刚才说,今天他们也立有战功。


    “对,就在今日!”董厥很肯定的答道。


    接着,董厥又讲今天的事情。


    ……


    告别朴胡,王平带着百余名手下,跟着董厥,奔葭萌关而来。


    一路上,他们走的都是山中小路。


    碰巧,在一处狭窄的要路上,他们碰到败逃经过的杨任。


    于是,他们便在路边山上设伏,用弩箭攻击杨任。


    结果,敌明我暗,王平百余名手下,用弩的功夫也个个在行。


    一时间,弩箭齐发,射杀杨任士兵无数。


    “这确实是军功一件!”孔明当众夸奖董厥和王平。


    同时,孔明心中还在想,这些弩兵不一般,他们是我计划之中的一部分。


    ……


    次日。


    孔明又请王平。


    孔明想用闲聊的方式,加深对王平的了解。


    王平不算健谈,但他说话很有条理,从小时候的趣事讲起,王平对孔明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王平很小就来到巴人的部落。


    巴人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王平也从十几岁,就开始参与作战。


    凭借作战中的出众表现,王平被提拔为头目。


    到现在,王平只有二十岁上下,但他的作战经验,却相当丰富。


    这些情况,都在孔明意料之中。


    让孔明感到意外的是,王平还懂些兵法,说起作战的部署,王平说得头头是道。


    但是,传说王平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那他怎么看得懂兵法书呢?


    孔明好奇地问:“子均,你在山中长大,有识过字吗?”


    王平闻言,不好意思地说。


    “巴人多不识字,我也一样。”


    “那刚才说出的那些兵法,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孔明追问。


    “这个嘛。”王平笑了笑,“我虽不能读书,但我可以听书,我身边有两名识字的部从,我每天都让他们读书给我听。”


    原来如此。


    看来不识字,不等于没有求知欲。


    王平能成为蜀汉的重臣,与他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对了,子均,昨天你们伏击了杨任,用的是哪一种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孔明把话题,引导到孔明感兴趣的方面。


    “就是这种。”


    王平说着,从腰间拿出一把弩,放到孔明面前的桌案上。


    孔明先拿起弩来,细细观看。


    这把弩的弩臂较短,弩机很轻,与常见的弩不同。


    掂了掂整个弩的重量,孔明问:“这种弩,特别改造过吧?”


    王平点头道:“山路难行,我们在山中打仗,身上带的兵器,不宜太重,所以我们都用这种轻弩。”


    孔明试着拉了一下这把轻弩,接着又问:“弩轻了,岂不是不利于杀敌?”


    王平原本认为孔明是一个文人,没想到孔明说起弩来,却很在行。


    王平反问孔明,“军师对弩,好像很有研究……”


    对弩的研究?


    抚着羽扇笑了笑,孔明心中想。


    前世的诸葛亮,当然对弩有研究了,他还有自己的发明专利。


    至于这一世的我吗?我还想在诸葛亮的弩上,做一点改进。


    于是,孔明说:“我曾想制出一种可以连发的弩箭,不过苦于弩箭太轻,杀敌不力。”


    “那军师,你看这支弩箭。”


    王平听孔明这样说,便又拿出自己的弩箭,递到孔明面前。


    孔明接过弩箭,粗看下来,弩箭并无特别。


    细看铁质的箭镞,微微地泛着绿光。


    孔明觉得有些好奇,他伸出手指,想要摸一下箭镞。


    王平见了惊呼。


    “军师小心!有毒!”


    “毒?”


    听到这个毒字,孔明……


    喜欢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请大家收藏:()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