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 第140章 诸葛亮祭拜周公瑾

第140章 诸葛亮祭拜周公瑾

    柴桑的孙权府上。


    张昭夜见孙权。


    孙权问张昭,“子布,你说这江陵城,借还是不借?”


    张昭答:“借有借的好处,不借也有不借的道理。”


    是不是把南郡借给刘备的问题上,张昭没有明确的立场,他劝孙权也不要急着作出决定。


    张昭接着说,“主公,吕子明等人,已从江陵出发,他们回柴桑吊唁公瑾,过几日就到,他们更了解荆州的情况,主公是不是与他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孙权听到张昭的话后,肯定了张昭的说法。


    ……


    果然,没过两天,吕蒙等,几名随周瑜攻江陵的将领,回到了柴桑。


    一同回来的,还有程普的长子程咨,程普目前肩负着守江陵的重任,无法离开,他就让儿子代替自己。


    众将回来后,先祭拜周瑜是自然的事,此不细说。


    然后,孙权聚众人,共议关于荆州的大事。


    ……


    堂上,孙权在正中端坐。


    左边是张昭、顾雍等谋臣。


    右边是陈武、蒋钦、吕蒙等武将。


    孙权先说:“公瑾曾经许诺,攻取江陵后,将江陵借给刘玄德,此事诸位是何看法?”


    如何定位与刘备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主张联刘抗曹,有人主张吞刘自大。


    鲁肃是联刘派的代表人物,鲁肃最先开口说道。


    “江陵北边是襄阳,而曹操在襄阳屯有重兵,我方若守江陵,需要不少军马,倒不如让刘玄德为我们把守此地。”


    顾雍反驳鲁肃,“不然,刘备世之枭雄,南郡之地若是借给他,怕是有借无还。”


    鲁肃见顾雍提出反对意思,便又说道:“借城之事,为公瑾亲口许诺,现关云长出兵,助我方取得城池,我方不按约定行事,则失信于天下。”


    鲁肃为人正直,他把信义看得极重。


    借城给刘备的各种弊端,鲁肃早就清楚,但是就凭不借失信这一条,就足以让鲁肃做出借的决定。


    有人把信义看得很重,也有人把信义看得很轻。


    蒋钦明显是后者,此时蒋钦大声说道。


    “答应借城的是周都督,又不是主公,刘备想要江陵,让他去泉下找都督好了。”


    说完这话,蒋钦大笑,水贼出身的蒋钦,脸上是一副无赖的表情。


    陈武也接着骂骂咧咧地说:“凭什么借江陵给刘备?你们知道吗?我回来的时候,刘备部将居然在江夏拦我的战船,还要上船检查!”


    陈武是一介武夫,江上被拦了一下,心中不爽,他说这话,只是发发牢骚。


    但是,张昭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张昭走到武将这一列。


    他向武将们确认此事。


    很多武将在江夏也碰到了这个情况,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关羽前不久接管了江夏,然后就每日在江上巡查,我们江东的很多船,行那里时都被截住了。


    武将中有不少人脾气火爆,说到这事,很多人都喊打喊杀。


    这时,程咨也站出来说话,程咨说,程普也表示江陵不能借给刘备。


    程普是副都督,他的意见还是很有分量的,程咨开口以后,不借江陵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


    武将们吵吵嚷嚷,大堂上一片嘈杂。


    很久以后,堂上才恢复平静。


    这时张昭开口说:“主公,各位将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肯定是诸葛亮的主意。”


    看了一眼孙权,张昭又接着说:“诸葛亮是在提醒我们,江东到江陵的水路,要经过江夏,我方若是与刘备交恶的话,江陵就会变成孤城!”


    张昭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张昭开口以后,之前喊打喊杀的武将们,个个都闭上了嘴巴,不再出声。


    文官一列的步骘则站出来说:“主公,我还接到消息,刘备与苍梧太守吴巨来往频繁,看来刘备也在打交州的主意。”


    顺着步骘的话,张昭也说:“主公,现在的问题,不只是一座江陵城,而是与刘备的关系,要好好想一想了。”


    ……


    张昭的话,引发了众人的思考。


    堂上安静了很久,都没有人再开口说话。


    孙权看了一眼武将这一列,吕蒙面无表情,若有所思。


    孙权便问:“子明,这个问题,你觉得如何办才好?”


    吕蒙听孙权叫他,便上前一步说道。


    “刘备收荆南四郡,已今非昔比,还是应当与之修好,刘备野心极大,日后不是西征就是北伐,到时他后方空虚,我军再暗中攻之不迟。”


    吕蒙的话,让孙权眼前一亮。


    孙权没有想到,从小就没读过书的吕蒙,现在的见识很有长进。


    孙权肯定吕蒙的看法,“子明言之有理,现在还是要与刘备交好。”


    然后,孙权用手指着下边众官说:“大家再想想,有什么样的方略,既不会让我方受损,又可以让刘备满意?”


    ……


    这时,有人来报。


    “主公,刘备军师诸葛亮到了,说是特来吊唁周都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孙权听后,转念一想,孔明这个时候来柴桑,除了吊丧,怕是还有话说。


    于是,孙权叫鲁肃,“子敬,你去接待一下孔明,顺便再探探他的态度。”


    鲁肃自然领命说好。


    然后,鲁肃辞别孙权,去迎接孔明。


    ……


    从江夏出发,孔明一路上走得不急不慢,好几日才到达柴桑。


    弃舟登岸以后,孔明先到驿馆,换上一身丧服。


    这时,鲁肃也来了,鲁肃引孔明到周瑜的灵柩前,祭拜周瑜。


    焚香,祭酒。


    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祭文。


    孔明开始诵读。


    这次的祭文,出自原主诸葛亮的头脑。


    整篇祭文的词句极其华美,再也不是穿越者那打油诗的水平了。


    毕竟,这两次的文字用途不同。


    这篇祭文,追忆与周瑜之交,是情真意切,感叹周瑜早夭,是悲痛欲绝。


    孔明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流泪不止。


    周围的人也被深深地感染,跟着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


    吊唁结束后,鲁肃设宴款待孔明。


    鲁肃将孔明面前的酒杯斟满时,孔明开口说道。


    “子敬,我此行,除了祭拜公瑾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你猜是什么?”


    鲁肃一听。


    心头马上咯噔一下。


    鲁肃想,这还用问吗?肯定是来向我讨要江陵了。


    而孔明则笑了笑说:“我此来不是向你讨债,而是为你解围!”


    ……


    喜欢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请大家收藏:()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