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 第51章 瑜亮之争即将上演

第51章 瑜亮之争即将上演

    孙权深夜召见,周瑜无奈起身。


    告别小乔幽怨的眼神,离开温柔之乡,周瑜来到孙权府上。


    见到孙权,周瑜问:“主公深夜召臣,不知有何面谕?”


    孙权说:“明日调拨兵马,公瑾心中有疑虑吗?”


    周瑜自信地说:“曹军虽众,但是临江水战,是弃长取短,我得八万兵,足以破之。”


    听到周瑜说曹军众多,孙权便把孔明的兵力算法,与周瑜讲了一遍。


    最后,孙权给出和孔明一样的结论。


    也就是曹军似众非众。


    可一战胜之。


    然后孙权又说:“八万兵马,急切难得,已备足五万精兵,请公瑾先行,孤续发人马,为卿后应。”


    孙权还让周瑜,在明天调拨兵马时,把兵力算法晓谕全军,让大家不要被敌众吓到,坚定取胜的决心。


    最后,孙权还轻抚周瑜的后背。


    表达英主对良臣的慰藉之情。


    ……


    从孙权府上离开后,周瑜一直分析孙权的话。


    这些关于曹军兵力的算法,说得很有道理。


    但是仔细品味下来,怎么感觉,都不像是孙权会想到的事情。


    周瑜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


    又是一夜不曾安睡。


    第二日早上。


    周瑜来到江边行营之中,升帐坐定,召集众将听令。


    按照出征仪式的流程。


    周瑜最先做的事情是,宣读讨曹的檄文。


    这里聊聊檄文。


    檄文是一种揭发敌人罪行的文书,一般言辞犀利。


    三国时代,最着名的一篇檄文是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这是官渡之战前夕,为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


    陈琳在文中,不只历数曹操罪行,还问候曹操的数代祖宗。


    这事想想就过瘾。


    可以公开骂人,还会被官方推送。


    如果现代还有这样的好事。


    谁还写网络小说呀?


    ……


    好了,说回此时周瑜宣读的这篇檄文。


    檄文从曹操年轻时,偷人家新娘说起,一一罗列曹操罪行。


    徐州等处数次屠城,朝中残害汉朝忠良,胁迫天子欺君罔上,还有最近暗害已降的刘琮。


    条条罪名,都是罪大恶极。


    听得下边的将士怒不可遏,个个决心死战,要保土安民。


    然后,周瑜又转述兵力算法,让将士们都清楚,双方前线对敌的兵力,并不悬殊,不存在寡不敌众的情况。


    这种新的兵力算法,令整个部队,军心振奋。


    一些将士,原本将出征。


    当成是赴死。


    现在都将出征。


    当成是抢战功。


    最终,明令军纪之后,周瑜命令全军分为几队,依次进发。


    整个调兵过程,动止有序。


    令人折服。


    ……


    兵马调动的命令,下达完毕。


    周瑜又请鲁肃议事。


    从鲁肃口中,周瑜得知孙权的兵力算法,全是孔明所教。


    内心对孔明的嫉恨,又增加几分。


    鲁肃并不觉得这里有什么问题,鲁肃的关注点在其它地方。


    鲁肃发现,周瑜今天的气色不佳。


    眼圈很黑,面容憔悴。


    好像几天没有好好休息的样子。


    鲁肃关心地问:“公瑾为什么面露疲倦?”


    周瑜叹了口气说:“别提了,这两夜睡眠欠佳。”


    鲁肃马上用一种男人都懂的口气说:“小别胜新婚,公瑾要注意身体哦。”


    说完,鲁肃又笑,笑容的意思是。


    谁让你家老婆太漂亮,现在肾受不了吧,怪谁?


    周瑜看到鲁肃的神情,就知道他想偏了。


    马上辩驳说:“子敬想到哪里去了?我这两夜,都在思考大事。”


    “思考什么大事?破曹之计吗?”


    周瑜摇摇头说:“子敬,你有没有觉得,自从诸葛亮到柴桑,与主公和文武见面之后,好像整个江东,都在按他谋划的方向在动作。”


    鲁肃没有马上回答。


    但鲁肃的想法是,管他谁的谋划,只要谋划得对就行。


    周瑜又恨恨地说:“这个诸葛孔明不是寻常人物,以后必定成为江东霸业的障碍,不如此时就找机会除之,以绝后患!”


    听到周瑜想加害孔明,鲁肃强烈反对。


    “孔明是当世奇才,又与我方联盟破敌,现在杀孔明,是自去其助,又背不义之名,此事万万不可!”


    “若是不除,必为后患,如何是好?”周瑜不肯收手。


    鲁肃想了想,给出一个既保护孔明,又利好江东的方案。


    “诸葛子瑜为孔明之兄,令子瑜召孔明共事江东,岂不两全其美?”


    鲁肃这样说,似乎无可反驳。


    于是,周瑜同意了鲁肃的办法。


    立即叫人,去请诸葛瑾前来。


    ……


    诸葛瑾到后,问周瑜:“都督所唤,不知何事?”


    周瑜说:“令弟孔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怎奈此时相助刘备,以后必为江东之患。”


    周瑜的话刚刚说到一半,但诸葛瑾已经猜到了后边的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肯定是让自己劝孔明,留在江东的意思。


    诸葛瑾暗想。


    前日,孔明来时,用假设的口气说到这个问题。


    说到了有人让弟劝兄,要如何作答。


    也说到有人让兄劝弟,要如何作答。


    现在想来,孔明是有意与自己一起做一个演练,以便发生这样的事情时,能快速给出完美的答案。


    诸葛瑾没有猜错。


    周瑜后边接着说:“所幸孔明来访江东,子瑜可留孔明在此,共同辅佐主公,主公可以得到良佐,子瑜也可以兄弟相聚。”


    说完,周瑜盯着诸葛瑾看,等着他给出回复。


    既然早有准备,诸葛瑾也就不慌不忙。


    从容不迫。


    诸葛瑾说:“都督,前日我与舍弟相见,舍弟还曾劝我,弃江东而投江夏。”


    听诸葛瑾如此说,周瑜略有惊讶地问:“那子瑜想法如何?”


    诸葛瑾说:“我受主公厚恩,怎么会背弃于他呢?不过舍弟应当与我一样,也是忠心事主之人。”


    停了一下,诸葛瑾又说:“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都督,这事还是不要再提了。”


    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


    这句话很有水平。


    简简单单几个字,不只解决了难题,还提升兄弟二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面对这样的回答。


    周瑜无言以对。


    沉默了一会儿,周瑜没有再说话,只是摆摆手,示意诸葛瑾退下。


    诸葛瑾从容地施礼作别。


    ……


    诸葛瑾离开后,鲁肃上前劝慰碰了壁的周瑜。


    鲁肃说:“子瑜之言也是情理,这事还是先放下。大敌当前,还是要以军事为重。”


    鲁肃都这样说了,周瑜也只好作罢。


    不过在周瑜的心里,今天在诸葛瑾面前碰壁,这笔账也算到孔明身上。


    周瑜要与孔明一决高下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瑜亮之争。


    刚刚开始。


    喜欢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请大家收藏:()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