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穿越明末两太子 > 第42章 给孩子们开荤
    保安州城外,从延庆州带领四百多家丁赶来的黄云发,遭遇到了同翟堂一样的待遇:丁勇死绝,他本人成了陶成的俘虏。


    而怀安卫的梁嘉宾和家丁一起,从宣化府城边经过,恰遇安顿好宣化府城,准备去跟李俊汇合的袁赋諴,那还有个好啊!


    结果,袁赋諴都没费什么力气就将梁家人给收拾了个干干净净。


    吃到了甜头的袁赋諴,他判断万全右卫的王登库,万全左卫的靳良玉还会再来。


    于是,他将一千新军分两处埋伏于王、靳必经之路上。


    在这天下午,王、靳两家出来的人也都相继完蛋。


    至此,八大晋商的家丁武装,基本被打残或消灭。


    趁此时机,范景文陶成所部,及大批北京内城难民,占领了怀来卫,延庆州。


    袁赋諴也是挥兵西进,于十九日凌晨完成了对万全左右两卫,及怀安卫的占领。


    至十九日中午时分,范景文骑马赶来张家口堡子里,跟李俊见面,商议善后事宜。


    根据范景文的建议:这次战役的战利品,分别般运到潭柘寺镇到宣化府城,这段路途的中间站点:


    原明军的镇边城所、白羊口所、沿河口所主要储存粮食。这里有内长城可以依托防守。


    而银子,也是先在三所存放。等全军撤回后,逐步向以王平口为中心的,五关城转移。


    而具体安排是:将范景文带来的,还有来远堡子里的,共三千多头骆驼、四千多匹骡子、五千匹战马都赶去交给袁赋諴。


    因为袁赋諴这时所控制的三个卫城,距镇边城最远,必须一次性将三个卫城里的东西驮来宣化城,然后再予转运。


    为了抢时间,李俊和范景文还决定了运程:第一段:从宣化到保安,过怀来,直达镇边城。然后,再转运到白羊口所,沿河口所……


    十万难民,主要负责转移怀来卫,延庆州两处的物资。


    军队先从万全左右两卫,怀安卫随牲口撤回,到达宣化府城后,开始驱逐从蒙古过来的商人,本地原住民,外地商人。


    把这些人驱赶到大漠深处,使清廷尽量晚的知道这片地区发生之事。


    而八大晋商家主及被俘的他们的家丁,则全部带到五关城去羁押。


    ……


    呵呵,一场空前的物资大搬移随即开始:


    牲口驮重头接尾,绵延数十里。


    人如蚁潮衔粮走,阻断群山沟槽!


    直到二十四日,五天五夜的般运工作才基本完成,李俊等一行人也踏上了归途。


    范景文的初步统计,也于当天晚间时候计算了出来。


    “太子殿下,战果辉煌啊!”


    范景文来到李俊面前,就只一个劲地激动,兴奋而言道:


    “这可是我大明开国以来,历次战争中,最多的一次缴获!


    哈哈,我大明数十万臣民可活!


    哈哈,我复明大军可养!


    哈哈,太子殿下鸿福齐天呐!


    ……”


    李俊都听得不胜其烦。他也是急于想知道具体数字,“范老大人啊,可以啦,报数字吧!”


    “哦!”


    范景文这才止住兴奋,讲出来具体数字:


    “禀报太子殿下,初步统计,共获得粮食一百二十万石!


    不计算在保安州府库烧化的,银子总数都有近一千万两!


    还有其他物资无数,仍在统计之中……”


    这也让李俊兴奋得够呛,拍桌而起,吼道:


    “哈哈,之前有想到过很多,没想到有这么多!


    哈哈,老子的第一道难关算是闯过来了!”


    范景文这时也是站了起来,言道:


    “为殿下贺……可是……不能年少轻狂啊。您可是太子……”


    李俊没想到老范这么快就变了脸色,心中不快,就嘟囔道:“这真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范景文这下更有了说道:


    “太子离宫太久,无人君之仪,可谅也。回去,得寻师授教!不然……唉,殿下啊,我非州官,您非百姓……”


    李俊这才笑了起来,言道:


    “好啦,我的范老大人,在我心里,君,官,民都是人!而做人呢,人之初,性本善嘛。无论谁,做人第一!善良第一!恪守道德底线……否则枉为人。


    哦……这时候探讨这些,时间,环境等都不允许。


    以后有时间,我们抽空探讨探讨!”


    范景文先是听得直点头,待李俊不再讲,他还是得点头,心中大有感慨:


    天启熹宗皇帝给他弟弟之遗言,应该给他儿子!崇祯其人当不起,他的三个儿子更是比不了这个朱慈炅!


    ……


    回到潭柘寺镇,李俊的首战快感很快消失。


    这才离开不到十天,接收难民也就是十多天。据统计,已有三十万难民涌进来!


    而且看趋势,京畿各地难民还在奔来。


    虽说第一军团现在控制住了离此二百多里的长度,宽数十里的地区,可要容纳下数十万人,这也太他娘的拥挤!


    再说,刚刚获得的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能够维持多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还得开源啊!


    李俊又将目光投在了八大晋商身上。


    他对方国梁讲:“老方,八大汉奸晋商给你带了回来。你现在先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去审讯他们。”


    方国梁虽然点头,可马上就这样询问:“太子殿下,您得给我个底线,审到什么时候,判死还是放活?”


    李俊笑着说道:


    “关键是看他们是想死呢,还是想活。


    想死还不容易?


    公审!


    把他们的罪行公布出去,先让这里的数十万大明百姓分批的来斗争斗争他们,最后让全天下人知道他们的汉奸行径有此恶报……


    当然,人都怕死,能活不活是傻蛋!


    八大晋商的老巢不是还在山西嘛,让这些个掌门人写信,派人秘密送去他们各家老巢。


    要八大晋商老巢拿粮食,金银来赎人!


    少了不行哈。


    老方,学学人家刘宗敏,也弄些刑具让他们吃吃皮肉之苦。


    否则,这些奸商比崇祯皇帝的那帮大臣更是视财如命。


    注意分寸,弄死一个,损失的都是粮食,钱财!老方,你多费点心,咱就省下些注意力,关注到其他方面。”


    把个方国梁听得舌头都抵住牙槽,说不出话来。


    李俊看了方国梁几眼,问道:


    “有困难?”


    方国梁是先点头,然后摇头。


    李俊苦笑过后,给予安排道:


    “让曹猛帮你,他是个狠人。你们俩有时候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配合行动,懂不懂?”


    这回,方国梁就只能点头。


    “好啦,交给你啦,你们最好如袁赋諴那样,你们办事,我放心。”


    李俊说完,径自走人。他现在最想先看到的,就是那群孩子们!


    但在去见孩子们之前,李俊跑到之前军户所养猪场,买下来十头猪。


    把猪送到屠户那里宰杀掉,让侍卫们用架架车拉上猪肉跟着,他才赶去童子军军营。


    到了童子军军营,看到孩子们的队列时,李俊都有些傻眼涨慌!


    他走的时候,童子军人数是三千多,可现在居然超过了万数!


    这个时代的所谓大猪,十头猪宰杀下来,也就只有一千来斤肉,哪够一万多人吃上一顿?


    孩子们都在吃长饭的时段,而且都不知多久没有沾过荤腥。


    难道让孩子们吃得心欠欠,舔嘴纳舌?


    “快快快,快回猪场再去买猪!”


    李俊这样吩咐侍卫们。


    可侍卫们却个个一副苦瓜脸面对李俊:


    “太子殿下,猪场已经没有养大的猪啦!


    您一次性将官长们以后的猪肉都给买断,就是您,想吃猪肉,都得等几月之后,那些小猪长大了才可以……”


    李俊抓过自己头皮,才又说道:


    “没有猪肉,还不能用鸡鸭鱼肉代替?


    去镇上,见到鸡,鸭,鱼,鹅,全都给咱买回来!”


    侍卫们又是摇头道:“太子殿下啊,镇子就那么多点肉食,一下子全弄没了,真不是……”


    李俊马上讲道:


    “弄空了没啥,无非就是我们这些头目几天不吃荤腥罢了。


    今天,我就是要让孩子们每人都吃上几口肉!


    这次孙世瑞在来远堡子里,不是缴获不少牛羊了吗?等过些天赶回来,镇子里又可以有肉食了嘛!”


    侍卫们仍旧嘟囔道:“将士们打了大胜仗,没有庆功宴。您却给一群小屁孩……”


    “你嘟囔什么?”


    李俊就要发怒。


    这时陈心儿 站了出来,“太子殿下,别生气,别生气。”


    李俊马上歇了火气,柔声问道:“心儿姑娘,你怎么在这儿?”


    陈心儿笑道:“给孩子们检查身体呗。”


    “好好好。”


    说着连声的好,李俊就一直看着陈心儿那脸庞。


    而陈心儿呢,人家工作起来就没那么多娇羞,坦然言道:


    “太子殿下,您这事办得急躁了些!


    想到让孩子们吃到肉是好事。可有时候做的好,反而成坏事。


    您想啊,绝大多数孩子长久没粘荤腥,猛然大吃一顿油腻,会坏了肠胃……


    所以……这点猪肉,炖白菜里,可以啦!”


    这时的李俊,对陈心儿之言,最是听得进心里去。他一拍脑袋,这才罢休。


    喜欢穿越明末两太子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两太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