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库 > 穿越小说 > 一边阳光一边乌云 > 第128章 寻找人才
    楼下堵满了人,这群学子为了晋升真是起早贪黑,无时无刻都守在楼道口,手里揣着自己写的诗,祈求者贵人看一眼自己的诗,一次就好,哪怕是不屑的扔在地上。


    “咚咚咚。”


    有人从二楼下来了,是此次护送队伍的镖头,名叫贺庆,生的一副凶恶的面容,豹头环眼,体型也是虎背熊腰,头系一抹红飘带,轻便的软甲披在身上。


    众学子纷纷围了上来。


    “贺大人,尊驾如何说?”


    贺庆昂首挺胸,像是一只骄傲的公鸡。


    “尊驾心善,愿意为你们其中一人举荐。”


    众学子纷纷兴奋起来。


    “太好了!太好了!”


    贺庆伸手打断众学子。


    “但是尊驾是有条件的。”


    “是何条件?贺大人来这边请坐,您慢慢说。”


    贺庆从未如此神气过,平日里这群秀才看自己乃有如此恭敬过,若是粗鄙一些,搞不好还被骂几句。


    “尊驾说了,举荐可以,但要有真材实料,他不能把一些歪瓜裂枣弄上朝堂。”


    “贺大人说的是,尊驾说的是,为朝廷选贤能必然是慎之又慎。”


    李承乾又得抄诗了,不过这次只需要抄一首。


    “尊驾说了,你们准备好纸张,写出自己的籍贯,姓名,家中人士,在哪就读,精通什么,曾经获得什么荣耀,若是写诗也没问题,只要比得上尊驾写的诗,那么也算通过。”


    学子们纷纷交头接耳,有一个忽的开口。


    “那就让学生敬仰敬仰尊驾的诗吧。”


    贺庆傲气从怀里拿出李承乾写的诗。


    “听好了,别听差了,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是他老人家在山中修行时所做,若是你们能做的比他老人家还好诗,那就可以直接上去会见了。”


    学子听完诗纷纷开始苦思冥想。


    “尊驾有言,巳时之前,把自己籍贯信息呈上,若是看中会书信于他,记住啦,越详细越好。”


    学生听完李承乾的诗顿时没了信心,纷纷开始抓耳挠腮。


    他们相互探讨着如何作诗,角落处的一名学生就已经开始书写自己的籍贯。


    大厅内乌泱泱,贺庆还在打着哈切,只见一人将纸呈给贺庆。


    “贺大人,这是学生的籍贯姓名。”


    贺庆有些惊讶,这么早就有人交了简历,贺庆伸手去接,发现自己手里的纸沉甸甸的。


    “让贺大人苦等良久,学生实在过意不去,见大人为尊驾办事也是辛苦,口干舌燥也没些茶水润口,一些茶水费不成敬意。”


    原来是藏在简历下的碎银,贺庆朝着学生一笑,低头看了看简历,于耀宸。


    “我记住你了。”


    “谢大人,不打扰大人清净了。”


    于耀宸说完转身就走,身边的朋友纷纷围了上来。


    “于兄这么早就交了籍贯?”


    “交籍贯和写诗不冲突。”


    他们朋友急忙拍手,对啊,交完再写也不迟,让贺大人一直坐在这等咱也不妥。


    有了于耀宸的领头,学子们纷纷开始先交自己的籍贯,贺庆整理好籍贯便离开了大厅。


    贺庆捧着籍贯来到李承乾的跟前。


    “少爷,这些是这群学子的籍贯信息。”


    “这么快?”


    “有一人脑子比较灵光,属下宣读完少爷的口谕,这人早早就把自己的籍贯写好上交,其他学子见了也跟着交了。”


    “他叫什么名字?”


    “此人属下用心留意了一下,叫于耀宸,这是他的简历。”


    李承乾嘴角一勾,接过于耀宸的简历。


    “哟,幽州人士,还是位京爷,贺庆。”


    “属下在。”


    “去宣读一下,巳时开始,开始面谈,我们要当面出题,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诺!”


    学子们听到阁楼传来了脚步声,纷纷站起身迎接。


    “贺大人,尊驾怎么说?”


    “尊驾发话了,巳时开始,念到名字的就去房间内面谈,大人们会给你们出题。”


    大厅都沸腾起来了,学子们脸上都充满窃喜,自己的才华终于能有人看到了。


    写诗,写个屁诗,一会只要好好回答尊驾的问题,表表忠心就行了。


    于耀宸闻言反而皱眉起来,身边的同伴见此开口询问。


    “于兄为何皱眉?”


    “兄台几位可要好好准备一番,可不要敷衍了事。”


    安排好房间,由孙思邈,农荆,田桑子三人来做表面考官,李承乾则是藏在三人后面听这些秀才答题。


    花了一个时辰来准备二十多道题,每个人的题目都不一样,也算是大唐的第一次申论的面试考试。


    贺强拿着名单开始念。


    “越州卫仲秋,上前来。”


    “学生卫仲秋见过贺大人。”


    “上房第一间,三位大人在里屋,前去觐见。”


    “是!多谢大人。”


    贺庆摆了摆手继续念。


    “桂林陆礼山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每位学子,李承乾给十五分钟时间,五分钟思考,十分钟作答,二十名学子也要面试到下午才能结束。


    第一个学子垂头丧气从楼上下来,他的好友纷纷上前询问。


    “仲秋兄,这面答如何?问的是何题?”


    “哎,某不才,答不上大人们的题目。”


    “哎呀,仲秋兄,你可急煞我等,到底是何题让仲兄如此啊?”


    “大人问的是地方政策之题,问卫某,蛮夷鞑子来犯,前线打仗粮草吃紧,要征收县里的粮食,但粮食还需两月才成熟,假若我作为县令,如何解决问题。”


    “这这这,容我仔细想想。”


    “每人只有一炷香时间做准备和作答,超过就下一位。”


    一旁的于耀宸听得清澈,捏着下巴胡子开始思考如何答此题,心中暗想。


    “粮食征收,非强征,说明前线粮食还能维持一段时间,此题的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征收檄文的颁布,和减少对征收粮食的繁琐,第一时间将粮食送到前线,解决粮食的吃紧问题,可以将县里的储备粮分批次发往前线,将征收粮的数目以前方将士每日消耗的粮食进行分割,再将分割数量依次排列出时间,时间为两个月,既解决了前线粮食吃紧的问题,又解决了征收问题,还解决储备粮空缺的问题。”


    卫仲秋跟着自己的伙伴讨论题目,贺强的声音响彻大厅。


    “桂林陆礼山面见,广州韦双霜准备。”


    喜欢一边阳光一边乌云请大家收藏:()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